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字眼,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人类对幸福的普遍关注和渴求无疑凸显了幸福问题的历久弥新。因此,对于幸福论题的研究和探讨,在任何时候都显得颇为必要。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凝聚人心共创幸福的价值引领,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国人的幸福观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课题。马克思本人立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在继承和发展人类已有幸福理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仅为我们科学地诠释了幸福的内涵与真谛,在人生意义、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的终极意义上赋予我们幸福关怀,更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一条真实可靠的获取幸福之路,是融科学性、时代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幸福观念。本文以马克思幸福观为切入点,以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主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作为核心概念,落脚于以中国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核。通过全面梳理马克思幸福观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形成过程,阐明马克思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剖析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从幸福的主体、追求幸福的内驱力、获取幸福的源泉以及幸福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四个方面开启了其幸福思想的理论逻辑,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世界和人的发展的关切。马克思的幸福观坚持了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是较为完备的、科学的幸福观。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幸福观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影响着中国人民寻求独立和解放之路,并逐渐成为人民谋求幸福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发展中,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的幸福观、邓小平的“共富”幸福观、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的幸福理念、胡锦涛“以人为本”幸福观及中国梦阐释的幸福理念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核心力量,在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马克思幸福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将会不断反映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而向前发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以中国梦彰显中国特色社主义幸福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是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传承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二者呈现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追求谁的幸福、追求什么样的幸福以及怎样实现幸福三个方面,可归纳为:“一个幸福的主体”、“两个幸福的目标”、“三个层次实现幸福的方式”。当下,“中国梦”伟大构想直接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共同的期待和追求,从其生成、内涵、实现途径以及当代意蕴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的实质内容。因此,通过弘扬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来助力实现中国梦已是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最终都落脚于实现人民幸福和提高人民幸福感这一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