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低谷。危机所显示的美元本位的缺陷使得很多专家和学者以及各国领导人都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质疑,开始重新审视国际货币的本质和作用,并在挽救危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革国际货币的设想。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指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价值标准,具有内在缺陷与系统性风险,全球应该创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货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提议引起了国内外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争论。基于此,本篇论文力图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遵循历史演规律,对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本质意义和建立可行性进行探究,这便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超主权国际货币的问题是一个新兴课题,从研究思路上讲,本论文主要针对当前需要解决的这一现实选题,力图既能反映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矛盾和演变趋势,又能在研究方法及前沿问题上有所创新。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在坚持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的统一上,采用矛盾分析法,对所研究的主题做出清晰的描述和论证。
从主要内容上讲,本文首先从国际货币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其本质和职能,并从历史的逻辑角度展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过程,发现了超主权国际货币和主权货币的交替变更规律。然后,从国际货币的当前形态出发,分析了由一国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的不稳定性,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论证了此种形态因违背国际货币的本质要求,因而是不可维持的,只能被视为是过渡期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阶段。正是在批判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观点,作为一个未知领域,本文重点在于挖掘超主权建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关于构建超主权货币的框架设想。最后从现实条件出发,分析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如何向超主权货币体系的构建做出变革的努力,使之构建在未来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