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W大学学生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与教学并重”、“防风险、保安全、促稳定、迎大庆”无论是口号,还是以上率下的要求,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学校行政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各项工作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内外在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西方大学主要是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两个角度来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我国大学除了注重安全制度建设之外,主要从安全教育和安全实践两方面加强管理。然而近年来,大学校园安全事件屡屡发生,校园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如何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将学生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重庆市有50多有所高校,各高校结合重庆市相关政策,形成了适合本学校的安全管理模式,保障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作者选取重庆市西部地区W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该校建校办学时间较早,多校区联合办学,师生规模达2万余人,在区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对W大学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出该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举措。文章由绪论、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W大学学生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应对对策以及结语六部分组成。绪论陈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部分主要通过对安全管理、大学学生安全管理和大学生安全意识进行界定。同时阐述了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公共安全管理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W大学现状分析部分,主要是论述该校在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有效的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比较健全、整体机制运行良好。近几年中,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然而W大学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行政管理上,安全管理主体职责权限模糊;在学生层面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在管理方式上,缺乏创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W大学学生安全管理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学生的安全教育以灌输为主、缺乏互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尚未引入校园安全管理中。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参考文献资料,对于W大学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改进措施:一是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提升安全稳定工作效能,二是改进安全教育方式,增进互动意识,三是创新学生安全管理模式,完善硬件设施。W大学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特殊性在于该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内部现行的管理体制,在现有的情形下,形成了该校因地制宜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效果。该大学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按照重庆市大学学生安全管理标准进行建设,把握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律,结合本身特征,促进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要求,W大学应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中国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并以HTAC加热炉的热工特性为例,通过分析HTAC加热炉内燃烧与钢坯加热过程的特点,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HTAC加热
本文在基于CAPP系统特征建模的基础上,把零件的特征建模信息和模糊知识描述与模糊推理方法相结合,用模糊推理方法获得了特征的最终加工工序.
结合某炼钢厂铁屑加料中的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实例,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及确定了电机功率及传动方式,并根据车间的特点,确定了驱动装置、中间架、托辊装置及下料方
行业内部审计成果的实现取决于审计整改的深度与广度。本文针对烟草行业审计整改的工作现状,提出了三大机制和五大流程,以此加强对审计整改的引导与组织,规范整改流程和标准,
何乔远,人称镜山先生,是晚明东南沿海一位出色的史志学家,著有《名山藏》《闽书》《镜山全集》等书。本文试从生平、学术渊源和学术思想以及政论和史论三大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近年来,老挝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再加上老挝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老挝农产品出口至中国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因此,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老挝农产品出口至中国与老挝农产品出口至中国所遇问题之间的矛盾,探寻合理的老挝农产品出口对策,基于老挝农产品出口至中国的研究变得十分迫切。本文首先通过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相关理论基础,在分析老挝农产品出口中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老挝农产品出口中国的特点,找到了本文
本文介绍了使用国产优秀三维CAD软件Solid3000的动画功能来制作液压元件动画的整个过程。其建模、装配与动画制作均在同一软件环境下,制作过程简单、高效,完成的动画表达清楚,易于理解。
应用国际标准三杯法(3-AFC),由经过训练的评定员组成品评小组,首次对冰葡萄酒中12种重要的并且香气特征不相同的香气化合物进行觉察阈值测定,测定结果与目前报道在干型葡萄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