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长寿。长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长寿对社会养老保障带来巨大压力,从而产生长寿风险。我国经济虽然长时间高速发展,但在还未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21世纪初,因计划生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导致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而进入了未富先老的社会。因此,长寿风险作为系统性风险,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长寿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对人口死亡率进行预测。由于传统的人口预测模型存在诸多缺陷,1992年Lee和Carter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口预测模型—Lee-Carter人口模型。该模型以统计学为基础,减少了主观因素对预测的影响。Lee-Carter人口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各国人口预测。本文将尝试运用Lee-Carter人口模型对我国男性人口死亡率进行预测,在1989-2011年男性死亡率经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由此外推预测2012-2025年间男性死亡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长寿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基本适用于我国的男性人口死亡率预测,但仍需更多的观察数据支持;我国老龄化主要贡献力量为人口结构和人们的长寿,但在短期内人口结构为主要因素;2025年之后,男性60岁人口将超过男性人口总数的24%,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由人们的长寿而引起的养老金偿付压力为长期性压力,在养老系统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文章的详细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意义、方法等;第二章分析影响死亡的诸多因素,介绍死亡率的确定和预测方法,并就死亡率模型的发展沿革进行简要叙述;第三章详细介绍和讨论Lee-Carter模型及其数学意义及对我国国情适用性,并运用此模型对我国历史死亡率数据进行拟合与进行人口死亡率预测;第四章使用人口死亡率预测数据测算我国人口结构,讨论长寿风险对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和年金市场的影响,试图提出一些社会保障体系和年金市场中长寿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