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而快速提升。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女性高等教育事业,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即是我国女性的教育机会不断增加,尤其是作为专业性教育的高等教育。单从规模上来衡量,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事业的确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实际上,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性格局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以同样的速度消减,尤其是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条件下,农村女性往往因文化传统的偏见和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获得与城市女性同等质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当下,该方面的城乡差异问题也正在被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现实困境,如何打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二元壁垒,探讨其相关的改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出发,以位于杭州市六大高校的城乡女性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存在的差异的调查数据为分析样本,并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调查等方式,剖析了城乡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还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三方面内容:理论基础部分,描述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概况以及影响因素,接着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理论内涵;现状审视与困境剖析部分,基于对驻杭六大高校中的城市女性与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入学层次以及专业等方面的深入调研,呈现了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取得的成效,并剖析了由于政策、经济以及家庭文化等的不同造成的城乡女性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还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对策部分,立足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现实需求,结合典型案例,从政策支持体系、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农村文化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建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