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ED大屏幕平板显示器有亮度、色度、视角、均匀性、灰度处理能力等关键性指标,上述因素对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显示屏的亮度均匀性是评估显示屏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全屏显示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显示屏的均匀性。人眼观察亮度均匀性差的显示屏,首先感觉是屏幕不干净,严重时会看到暗斑、亮斑,甚至马赛克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屏幕的图像显示效果。因此,对显示屏进行亮度均匀性的检测和评估是在显示屏的研发生产和售后维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目前,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评价方法有九点关联区域法、均方差法、灰度直方图法和主观观测法,这几种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关联区域法用少数点代替全屏LED像素点,这样所测量到的样本是局部的,代替整屏像素的均匀性是很不科学的,不足以反映全屏像素的亮度均匀性。均方差法和灰度直方图法的计算空间包含了LED显示屏中的全屏像素点,但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统计误差进行计算,而终究是人眼在观察图像,因此根据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客观评估结果通常与人眼观察得到的主观结果是不相符合的。原因是被测图像中的某些像素点的亮度有突变以及其中部分纹理信息等常常被忽略,因此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屏幕的亮度均匀性。而主观观测法能够较好的反映人眼对显示图像的真实视觉感受,但由于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时间较长,并且这种方法无法应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描述,不能进行定量计算,其稳定性也是差强人意。本文将全彩LED显示屏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用CCD相机获取图像的光电信息,重点阐释了人眼视觉特性,深入分析了亮度、纹理和空间位置信息对人的视觉感受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人的感受的信息形成了相应的算法,并建立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评估模型。这种模型将待评估图像划分成尺寸相等的子区域,计算出各区域与均匀性相关的基于HVS的亮度、纹理、位置特征因子,其中纹理因子包括纹理跳变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阵特征来描述,用上述三个因子的特征融合作为每一区域的评价参数,然后用全屏各区域参数的离散程度值作为整屏均匀性评价的指标,利用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实现对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评价。采用本文所提的方法针对典型图像和LED显示屏图像进行了亮度均匀性的客观评价实验,并与传统的评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对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评价结果不仅客观准确,并且与人的主观感受相符合,具有良好地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