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芹粗提物对棉花枯萎病菌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芹(ApiumgraveliensL)为伞型科芹属,旱芹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平肝、降脂降压、镇静止痛等功效,同时,旱芹含有的多种化合物具有抑菌杀虫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旱芹粗提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为利用旱芹防治植物病害,开发新的植物源杀菌剂奠定基础。结果如下:  1.以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旱芹果实进行了活性物质提取,利用盆栽试验法对棉花枯萎病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测定粗提物防治棉花枯萎病药效。表明旱芹粗提物对棉花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旱芹粗提物浓度为10mg/ml时对棉花枯萎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相对防效为77.71%,EC50为1.34mg/ml。旱芹粗提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2.研究了旱芹粗提物对棉花枯萎病菌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1)粗提物处理过的棉花枯萎菌菌体发生膜质过氧化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MDA累积量增大,8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的3.9倍,48h时降到最低;  (2)同时电导率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2h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的1.20倍,48h时降至最低;  (3)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3种保护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SOD、CAT在10h时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1.40倍和1.23倍,48h时降至最低,POD略有不同,在12h达到最高值,是对照的1.47倍,48h时降到最低。  上述表明粗提物破坏了枯萎病菌体内SOD、POD及CAT酶系统原有的动态平衡状态,导致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MDA含量的增加,破坏了膜系统的完整性,对枯萎病菌产生伤害作用。  3.研究了接菌后加粗提物和不加粗提物对棉花叶片中MDA含量、电导率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1)两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均不同程度的使MDA含量和电导率发生了变化,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在第5d时出现最高峰,分别是对照的3.0倍和1.72倍,之后出现下降;  (2)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保护酶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同在第5d出现最高峰,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说明两种处理提高了SOD、POD、CAT酶的活性,增强了植物本身的抗菌能力。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
蚜虫属于刺吸式昆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是植物病毒的媒介。豌豆蚜(Acyrhosiphon pisum)基因组测序为豌豆蚜和其他蚜虫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令人惊讶的是,豌豆蚜基因组中缺失了一些在其它昆虫中保守的基因,这些缺失的基因在昆虫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和免疫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
初中数学新课标为数学的教与学提供了努力方向,新课标的教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催化血红素(heme)降解,生成胆绿素(biliverdin,BV),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亚铁离子(ferrous iron,Fe2+)。研究证实在哺乳动物中,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