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和南极土壤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玉米细菌性褐腐病的抑菌功能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00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孢杆菌属(Bacillul spp.)是一种能产生对高温、低温和紫外等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抗逆性的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被应用到农业、畜牧业、医药业、工业等多个领域。青藏高原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其独特的极端环境,如低温、缺氧和强辐射等,在该地区可能孕育着特殊的芽孢杆菌。南极地区气温极低,普遍在-10℃以下,由于其常年超低温独特的极端环境,在该地区也可能孕育着特殊的茅孢杆菌。本研究分别从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获得8个青藏高原土样和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8个南极土壤样品作为研究材料,分离得到芽孢杆菌菌株共84株。通过生理生化检测、16S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多相鉴定方法将其中的25株芽孢杆菌准确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7株、简单芽抱杆菌(B.simplex.9株、短小芽抱杆菌(B.pumilus)1株、地衣芽抱杆菌(B.licheniformis)5株、枯草芽抱杆菌(B.subtilis)1株、苏云金芽抱杆菌(B.thuringiensis)1株、球形芽抱杆菌(Lysinibacillus sp.)1株,还有一株可能为新的芽抱杆菌菌种,有待进一步研究。分离鉴定的菌株为防治玉米细菌性褐腐病的生防菌的筛选提供了菌源。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玉米细菌性病害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如玉米种植大省河北和山东等地,给农业生产以及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2015年我们从山东济阳、泰安马庄、淄博3个地区采集到的玉米细菌性褐腐病发病植株中分离得到了 4株主要的病原细菌,根据16s rDNA和gyrB基因的比对结果菌鉴定为(Pantoeaananatis),根据柯赫氏法则将玉米细菌性褐腐病病原菌鉴定为菠萝泛菌(Pananatis)。本研究从青藏高原和南极土样中分离鉴定的25株芽孢杆菌中通过进行平板抑菌实验筛选得到了 4株抑菌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菌株,分别为EZ15-08、EZ01-05、EZ15-07、EZ15-09,其中平板抑菌实验效果最好的是菌株EZ15-08。
其他文献
填充色谱柱符合试验要求,但测定时色谱峰出现拖尾现象,曾改变参数和进样量,无明显改善,对填充色谱柱进样端掏空合适的一段距离后,色谱峰完全改善,恢复正常。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在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中,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率先注意到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于东西文化的影响
本文利用风险控制理论,结合我国粮食运输现状,尝试建立一套针对粮食运输通道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将定性指标量化,既可用于单个项目的风险评价,又可用于多方案比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理论前提。面向现实问题,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思维路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正经历一个由“送文化”模式向“种文化”模式转折的时期,而要实现这一模式的顺利转型,吸引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建立起国有文化单位与民间文化组织的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