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只要企业出现问题,人们必将这些问题归咎于内部控制失效,无论是美国的安然事件、世界通信这类重大会计舞弊事件还是我国上海家化的高管之争,似乎在我们看来,内部控制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我们若能在未出现会计舞弊或违法违规事件时,就以某种方式来衡量内部控制失效状况,也许就能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但是怎样的内部控制才是有效的呢?如何衡量内部控制是否失效呢?经过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笔者发现人们对内部控制失效的衡量有多种,但是至今鲜见统一有效的。这是本文意在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统计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进行分析。首先,笔者通过对大量内部控制失效衡量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查阅并总结,发现并比较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三种衡量内部控制失效的方式,并且阐释了自己衡量方式所选用的指标及依据以及从实际控制人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视角进行分析的依据。然后,笔者选取2011年到2013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对外公告出具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企业为观察样本,采用内部控制指数衡量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分别选取人文环境、治理结构、业务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外部监督五个指标进行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期发现所有样本公司共同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样本公司的人文环境和业务控制较差的结论。接着从行业分布、实际控制人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三个维度对内部控制失效企业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以及不同股权结构下的样本公司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内部控制失效的企业所属行业中制造业居多,国有控股企业占比最高,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在不同的指标下有所差异。最后本文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分别在人文环境、治理结构、业务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外部监督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