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市位于道教名山所在地,道家及道教文化是当地丰富而深远的本土文化资源,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整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教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廉政文化思想和灿烂成果,对当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绪论部分首先阐明选题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与辨析,对“道教文化资源”、“廉政文化建设”等提法进行说明与界定。第一部分侧重于“浸润”,阐述D市道教文化资源及其对廉政文化的影响;第二部分侧重于“开掘”,从观念更新、主观认识、外在“物化”、形式优化及环境营造等五个方面,分析D市廉政文化建设的五大难点与五大成因,并对道教文化对D市廉政文化建设的利弊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侧重于“扬弃与建设”,分析廉政文化建设中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扬弃与借用,并提出自己的措施与建议。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法、矛盾分析法、分析与综合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关系,先阐述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接着分析其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是“为什么”,最后,提出相应对策,明确“怎么做”,即通过对道教资源的浸润、开掘与扬弃,对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对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文的创新努力有两点:一是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进行分析,直面问题,剖析原因,并以主人翁的精神与责任感努力寻求对策。二是视角相对全面。以往的文献中,大部分学者普遍认同“道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廉政文化思想和灿烂成果,对当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在“吸其精华”的同时,对“弃其糟粕”的认识不够、阐述不多,对道教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理解上的误区、传承上的偏差等均未做深入分析。而本文正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从浸润、开掘、扬弃等方面做出更客观、更全面的阐述。当然,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得失成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取决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工作方针的全面落实。以道教理论中丰富的廉政文化思想和灿烂成果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毕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同时,由于资料的局限和研究水平的限制,文中还缺乏一些实证分析,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逐步改进、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