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月经后期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而论证本病发生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了解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内在联系,为本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经中医辨证分型,将120例月经后期患者分为肾虚30例、血虚29例、血寒30例、气滞31例四种证型,分别比较各组间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溢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rog)的水平有无差异。结果:月经后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在月经第一到第七天内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溢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rog)的值,各组间性激素相比,对LH、Prog在四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对FSH、E2、PRL在四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虚寒型的FSH与其他三型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三型之间的FSH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肾虚型的E2分别与其他三型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三型之间的E2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气滞型的PRL与其他三型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三型之间的PRL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本研究分析发现月经后期患者年龄与LH呈负相关关系,P<0.01,患者年龄与E2呈正相关关系,P<0.01,有统计学意义;月经后期患者病程与FSH呈负相关关系,与E2也呈负相关关系,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虚寒型月经后期患者的FSH水平低于其他三型,肾虚型的E2水平低于其他三型,气滞型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型,有统计学意义,说明FSH水平降低与虚寒型有关,E2水平降低与肾虚有关,PRL水平升高与气滞有关。同时,本研究分析发现月经后期患者年龄及病程与性激素水平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LH会降低,E2会升高;随着病程的增加,FSH会降低,E2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