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二噁英的污染现状、了解二噁英的排放源信息,建立有效的二噁英污染防治对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是当前控制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危害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我国典型的南方城市上海大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污染现状和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二噁英的可能排放源。得到结论如下:上海大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浓度水平都受地区环境的影响,南汇区、徐汇区和宝山区大气中二噁英的平均浓度(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2769.84 fg/m3(163.96fgI-TEQ/m3)、5414.97 fg/m3(355.01 fgI-TEQ/m3)和5984.06 fg/m3 (379.45 fg I-TEQ/m3);土壤中二噁英的平均浓度(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37.54 pg/g (1.87 pg I-TEQ/g)、85.08pg/m3 (0.78pg I-TEQ/m3)、96.75pg/m3 (0.74pg I-TEQ/m3).其浓度分布规律为:郊区<居民区<工业区。上海大气中PCDD/Fs混合模式较为稳定,各同系物中,PCDFs的浓度相对PCDD较高。其中单体2,3,4,7,8-PeCDF对总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其贡献均超过40%;而土壤二噁英的分布存在地域差异,农田土壤样品中单体2,3,7,8-TCDD对总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土壤样品中主要是七氯代、八氯代的二噁英,占80%以上,而大气样品中主要是低氯代的二噁英。从二噁英同系物的分布特征来看,对于三个区的土壤样品,其中单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基本一致,而不同区的大气样品中单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变化差别较大,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大气样品中的的PCDD/Fs来自不同的排放源有关,而土壤中的PCDD/Fs是不断累积和降解,最终达到平衡的结果。源分析表明,上海大气二噁英的排放源较为复杂,非单一的排放源。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周边环境也会影响该区域的二噁英污染水平。土壤二噁英的主要来源有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和除草剂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