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催化芳香羧酸脱羧偶联生成联苯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苯结构类化合物,在很多天然化合物、药物中间体、人造染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农用药物中普遍存在。有机化学工作者们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希望找到一种通过简单芳烃类衍生物直接偶联,简单有效地生成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近年来,在此类反应的合成过程中人们发现,芳香羧酸具有既可以作为亲电试剂,又可以作为亲核试剂的特殊性质,可以大大简化偶联反应的前期制备过程。同时,使用芳香羧酸作为偶联反应的底物,具有制备简单,获取容易的显著优点。市场几乎可以买到各种芳香羧酸试剂。再加上,传统偶联反应中生成的副产物有一定的环境污染,使用芳香羧酸作为偶联反应底物副产物理论上只有脱羧产物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小,且反应的原子经济性高。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近年来发展芳香羧酸为底物的新偶联反应已成为当今偶联反应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钯催化芳香羧酸偶联反应的相关研究,主要工作有:第一,本文简单综述了近年来钯催化的芳香羧酸为底物的偶联反应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实验室已经取得的结果,提出了芳香羧酸脱羧偶联生成联苯类化合物的研究课题。第二,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现了芳香羧酸脱羧交叉偶联生成不对称的联苯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找到了反应的较优化条件:以氯化钯为催化剂、三苯基磷为配体,3当量的无水碳酸银为碱,二甲亚砜为溶剂,130℃下反应6小时,产率达42%-90%。同时考察了类似条件下,芳香羧酸脱羧自身偶联生成对称联苯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情况。在研究过程中,初步的探索了取代基团对偶联反应的影响。从反应中的得到的现象,结合文献与实验室的工作成果,并且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第三,简单地介绍了本人在硕士期间对铜盐催化下四氢异喹啉类叔胺化合物和甲基酮的Mannich反应进行的研究。经过一些列的对比实验后,得到了比较优化的实验条件:叔胺(1当量),冰乙酸(3当量),酮(3当量),CuI(5 mol%),分子筛(50 mg/mmol),氧气为氧化剂,反应温度为80℃,产率42%-70%。利用该实验条件,扩大了四氢异喹啉类叔胺化合物和甲基酮的范围,合成了一系列四氢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并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首次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四氢异喹啉类叔胺与甲基酮的Mannich反应,扩大了铜盐催化交叉偶联的范围。通过以上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提出了芳香羧酸脱羧偶联生成联苯类化合物新的有效途径,扩大了芳香羧酸在偶联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拓展了α-C-H键活化的Mannich反应的适用范围,为此类反应应用于合成复杂的功能性分子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已经发现原发肿瘤
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最佳切入点。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有效推进,我国学者对创业意向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给予积极关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从国外创业意
目前很多人脸识别系统采用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技术。在LFW数据集上测试,这些系统的平均准确率都达到了99%以上。但是现在实用的人脸
统计分析了山东省大气超级站德州站2018年1月—3月逐小时离子组分、金属组分和碳组分在线监测数据(共332个样本)。利用正定矩阵因子(PMF)和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德州市PM10
船用柴油机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台的平均声压级可达100dB(A)以上,必须采取降噪措施。设计了一种新型装卸式隔声罩,它由新型蜂窝板结构和新型泡沫吸声材料组成。初步试验结果表
对于事业机关来说,整体进行管理的高效化是无法和档案管理自身的科学化进行分割的,因此只有通过档案管理自身的科学化促进才能达到机关管理自身的高效化运作。本文主要探讨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生活设施等经常会迎来短期的人流高峰,人群的高度拥挤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疏散容易
中美两国的报纸科技新闻,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报道特色。本文以中国《人民日报》和美国《纽约时报》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抽样分析原理采集分析样本,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冲击很大,导致了全球性的消费疲软,消费进一步对投资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引发了经济领域的“蝴蝶效应”。我国的经济也受到
当前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主要是集中式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方式。这种容量越大的电网虽然有其优点,但随着负荷峰谷差的不断增大,电网的负荷率正有下降的趋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