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是中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是春秋时代的百科全书,也是我们探索春秋时代文学演进状况的基本文献。本论文在前人与时贤论述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对《左传》的研究,来探讨春秋时代文学与文学活动的基本面貌。
本论文首先讨论了春秋时代文学与文学活动形成的几个基本要素。从语言上看,先秦汉语经过了从甲骨文、金文到《尚书》、《诗经》的语言演变,已经能够胜任文学语言的功能。从创作者来看,虽然王公贵族还是作家的主体,但是下层士人和民间的歌手也以他们的创作成绩而成为重要的文学作者群体。从文学理性和文学情感来看,历史理性在春秋时代有强化的趋势,而世俗的情感也在春秋时人的情感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这两点,本论文分别用对史官演变的历史考察与对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来加以论证。
在这之后,本论文对春秋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活动进行了分期。春秋十二公,每四公一期,可分为三期。即沉潜期、发展期和繁荣期。本文依次讨论了每期的政治与时代背景、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体现在赋诗与辞令中的文学活动的面貌,以及各期的基本特征。
本论文最后进行的是对春秋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活动进行分域研究的工作。按照地理、风俗、历史渊源、文学特征等标准,春秋时代的文学可分为三大流派:齐鲁派、晋郑派、秦楚派。本文分别研究了各派文学与文学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由此,从产生到发展,从时间到空间,本论文完成了对春秋时代文学与文学活动基本面貌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