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村集聚落的更新模式探析——以恩施市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西是湖北省的西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境,是西南通往中原的必经通道。这里武陵山横贯全境,并有横穿巴东而过的长江流域,聚落有显著的地方特色。鄂西有大量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鄂西城镇在历史上发展由来已久,但建国前由于各种原因发展非常缓慢,建国后的建镇时期,尤其是建立了自治州、县起,城镇化呈现加速前进的趋势,随着2010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出台,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期。鄂西的村集聚落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产业结构薄弱、服务设施不全的基础上的贫困地区的山区集镇聚落,相对于受到较多关注和研究的城镇聚落来说,村集聚落的更新模式少有研究。本文从恩施市村集聚落更新的实际案例出发并通过解析与比较,总结出鄂西村集聚落适宜更新模式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应用到恩施州龙马集镇的更新设计实践中。  文章在绪论部分之后,首先对当代中国乡村聚落的类型和更新模式进行了整理,然后对村集聚落的特征和更新模式做了概括。  其次,文章对3个恩施市的村集聚落进行了案例调查,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与访谈后对集镇概况、历史沿革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乡村环境的整治、总体布局的更新和民居单体的更新7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基于案例就影响因素、更新策略、模式比较进行进一步解析。  最后,本文提出了鄂西村集聚落适宜更新模式的对策,并结合运用到笔者所参与的龙马集镇更新设计项目中,总结思考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以后的村集聚落的更新提一点建议。
其他文献
广西骑楼是岭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历史在广西地域上留下的宝贵遗迹,其保存、发展的意义深远。骑楼的历史、文化、品格、审美取向大部分是通过装饰来体现的;反过来说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及形象的重要表征,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程和文化记忆。他们通常为政府所有,管理和制约,由设计者规划设计,此类公共空间是人们所认知的传统的正规性公共空间
世界城市与建筑从古代走向当代,经历了各种历史时期以及各种思潮的洗礼,这所有的一切都伴随着人类文化而进化;对建筑的思考从与艺术(绘画、雕塑、音乐、摄影、电影、文学)的相关
学位
为了解决在园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园区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园区产业定位不合理、产业结构雷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设施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创新体系不完
随着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与多样需求和原有城市地区的有限空间承载力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更新的过程中,城市
体育运动一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逐渐产生了对运动的兴趣,而且增强了锻炼的意识,再加上行为规则的制定,从而产生了体育建筑。其中游泳建筑以其极具个性的特征和极富表
学位
面对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环保呼声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提高居住区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景观、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及场地
学位
在城市规划中量化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必要的。轨道交通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导致站点周围房价上涨;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很高,产生的收益却很难计算,结果资金短缺成为困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