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视角,研究分析林场职工的职业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影响我国林场职工职业心理发展的心理因素。方法选择广东天井山国有林场、福建将乐国有林场和水南国有林场三家作为被试根据地,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387份,回收率为86%;使用问卷调查法对被试进行研究,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运用Amos21.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1)验证了工作特征影响林场职工幸福体验双路径模型。对林场职工的研究结果显示:a.工作要求正向预测林场职工主观幸福感和情绪幸福;b.工作要求通过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进而影响林场职工的幸福体验;c.工作要求高,工作-家庭冲突多,工作资源能够工作要求的影响作用,从而减少工作-家庭冲突;d.工作资源正向预测林场职工的主观幸福感和情绪幸福;e.工作资源通过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作用影响林场职工的幸福体验。(2)人格特质对双路径模型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宜人性缓冲工作-家庭冲突对幸福体验的负向影响,宜人性对工作-家庭促进和幸福感的关系也具有调节效应,宜人性促进工作-家庭促进对幸福体验的正向影响。(3)双路径模型中增益路径对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的影响强于损耗路径。研究中仅发现增益路径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性。(4)在林场职工职业心理发展的心理机制模型中,双路径模型作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影响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研究结果发现当开放性为自变量时,损耗路径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中介变量起作用;而当尽责性为自变量时,损耗路径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中介变量职业倦怠起作用;当神经质为自变量时,增益路径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中介变量起作用。结论林场管理人员应从多角度对职工进行关注以减少其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促进林业职工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