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全工况集成机理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zxc694134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能源互补利用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能源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探索新的能量转换机理和系统集成理论已成为多能源互补的前沿和热点。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针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关键技术与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太阳能与煤互补发电的能量转化机理、变辐照聚光集热新方法与变工况热力性能、部分旋转跟踪聚光集热实验平台研制等方面的研究。基于能的品位概念,建立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品位特征式。针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探究互补(?)损失减小与太阳能净出功的相互关系,给出聚光比、品位匹配为特征变量的光煤互补方程,研究聚光比、集热品位、替代抽汽品位三者间对太阳能互补净发电效率提升的作用,探析互补品位匹配的最佳聚光比,揭示聚光太阳能互补发电的光-热-功转化不可逆损失减小机制,探寻不同规模光煤互补发电系统集成原则。针对现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聚光集热效率波动幅度大的问题,提出三种变辐照主动调控的光热转换新方法。对于聚光集热热力过程,从减小不同季节余弦损失思路出发,提出一种槽式旋转跟踪聚光集热方法,探究变辐照不同聚光能量损失变化规律。对于光-热-功能量转换过程,从聚光集热品位与热力循环热能品位匹配思路出发,提出一种变辐照主动调控的太阳能联合循环,通过大辐区聚光集热与不同工质的热力循环结合,实现变辐照、变工况聚光太阳热的综合梯级利用。基于上述聚光集热方法,开展300 kW槽式旋转跟踪聚光集热器,和变辐照主动调控聚光集热实验平台研制,进行变辐照、变工况的高效聚光集热实验研究。以我国首座330 MW光煤互补示范电站为研究对象,探析聚光集热岛与动力岛参数间协同特性,探究四季典型日变工况热力性能,进而揭示互补发电系统全息热力特性规律,为我国首座示范电站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采摘7月28日、8月23日两个批次的“御金香”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第一批设茶坯初始含水量32.65%、19.80%、14.39%3个处理,在35℃下闷黄5h;第二批茶坯初始含水量34.00%,设35℃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学生不仅可掌握理论知识,还可感受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提高动手能力。临床麻醉技能实
针对目前路面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相对薄弱,为完善国内道路照明质量自动化检测技术,本文以“LED路灯路面照度参数自动检测与远程监控平台研制”为题,系统研究路面照度自动检测
物位检测仪表按照其与被测介质的接触关系可分为接触式物位检测仪表和非接触式物位检测仪表;按照其输出信号类型的不同又分为用于物位连续测量的物位检测仪或是物位变送器和
新乡土小说之所以为“新乡土”小说,其关键既在其所书写的对象,更在其书写的方式。新乡土小说虽然仍具“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思维内核,其基本叙事模式也承续了已往传统,但在
图形变式教学是通过对几何图形的非本质特征的改变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能力的发展。文章基于《全日制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随后,国务院启动实施了以全国680个集中连片特
德育的核心是"做人",而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着单一、僵化、不够重视等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生活化德育就是要德育回归生活,在文化熏陶中感受德育魅力、在生存环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行业新的变革,建筑师不断改变着设计的思考和行为方法。而建筑表皮作为当代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及艺术表达,一直为当代建筑师所关注。在建筑表皮
华侨抗战文献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其范围的界定是整理与研究的首要任务。它的文献类型主要有图书、档案、期刊报纸、照片、地图和影音资料、民间文献等。华侨抗战文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