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各种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带来严重冲击,特别是地震灾害,以其不可预测的突发性和摧毁一切的破坏力,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首要威胁。北方滨海旅游城市位于我国郯庐地震带和张渤地震带的范围之内,地震活动更加频繁,防震减灾任务异常艰巨。因此,本文研究基于地震灾害的北方滨海旅游城市弹性灾时疏散策略。本文以弹性城市理念为指导,以ArcGIS软件和SPSS软件为技术手段,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实验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北方滨海旅游城市的弹性灾时疏散策略进行了探索。北方滨海旅游城市的突出特点为旅游淡旺季人口弹性变化,由此导致其防灾基础设施面临弹性需求。因此,本文构建了北方滨海旅游城市的弹性灾时疏散策略体系,包含“适度冗余”的避难疏散空间体系、“无缝衔接”的避难疏散交通体系和“适应性”救灾的疏散行动体系。对避难疏散空间体系的研究集中于“弹性服务覆盖率”和“弹性服务冗余度”的水平,以此为依据,评价现状避难疏散场所布局数量是否足够,位置是否合理。进而通过ArcGIS软件的位置分配模型,对避难疏散场所进行再选址,优化布局,提升疏散水平。对避难疏散交通体系的研究集中于基于出行范围的交通可达性评价,在此评价基础之上,发现交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畅通疏散交通的策略。对避难疏散行动体系的研究集中于灾时疏散的不同行动主体该采取何种策略和措施进行疏散,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体受灾群众三个视角。在该弹性灾时疏散策略的指导下,本文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为例,在研究其灾时疏散体系现状和未来疏散需求的基础上,对其灾时疏散场所进行了优化布局,提出了畅通疏散交通的策略,求解出了疏散行动体系的最短疏散路径,为提高其灾时疏散能力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