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是甲状腺的一种自发缓解性的炎症状态,早期临床上典型表现为甲状腺触痛、疼痛并向咽、耳部放射,不同程度发热,摄碘率受抑制等,西医目前主要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但停药后多易复发。祖国医学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为“瘿痈”、“结喉痈”、“瘿瘤”、“瘿肿”的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时有独特优势,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病程,无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但目前亚甲炎尚无统一中医辨证标准供临床医生参考。目的:初步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证候间相关症状及甲状腺激素等在内的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关系,指导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1)选2002年1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60例亚甲炎(甲亢期)患者为研究对象。(2)依照相关标准制定“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患者就诊时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病情资料,并输入计算机建立SPSS数据库(3)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首先对一般资料统计出各观察指标频率;然后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症状和证候分布情况,得出此次调查该病甲亢期患者中医证候;最后采用秩和检验对证型间相关症状程度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利用T检验方法比较证型间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本病患者各年龄均有发病,但多见于30-50岁中青年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②大部分患者发病前1-2周都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见本病的发病主要因素是病毒感染,但是平时情绪易激动或者思虑过多者发病率也比较高。③亚甲炎甲亢期常见症状排序:发热;甲状腺肿大、质韧;甲状腺部位疼痛,并放射至下颌、耳部;乏力。常见的舌、脉象为舌红,苔薄黄,脉弦、数。④采用系统聚类法对所收集的60例病例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出两大证型:热毒壅盛证及肝郁化火证,并且热毒壅盛证患者居多,肝郁化火证者次之,将两组患者甲状腺触痛、发热症状进行比较,发现热毒壅盛组病人甲状腺触痛及发热程度较肝郁化火组病人严重(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甲状腺疼痛程度及发热程度可以评价病情的轻重。将两组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热毒壅盛组的ESR水平明显高于肝郁化火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ESR水平可作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指标,而FT3,FT4,FT3/FT4,TSH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故本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不能作为评价病情严重与否的指标。WBC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本病主要以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便于指导临床治疗。⑤常见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主,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等;其中热毒壅盛证以清热解毒散结为主,肝郁化火证常以疏肝清热、泻火散结的中药治疗为主。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证候主要分为热毒壅盛证及肝郁化火证,且热毒壅盛证多见;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甲状腺疼痛程度及发热程度可以评价病情的轻重;ESR水平可作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指标,而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不能作为评价病情严重与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