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研究黄永生教授门诊经割治法治疗的偏头痛患者的病例档案,针对其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进一步预防、控制偏头痛,为治疗评价偏头痛提供依据。方法:对黄永生教授门诊自2012年7月—2016年12月经割治法治疗的偏头痛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其割治法治疗时间及中医证候,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调查,明确其经割治法治疗后偏头痛的复发情况,以及与复发有关的影响因素。釆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等方法来评价割治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其复发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351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58例、占43.59%,女性193例、占56.41%。偏头痛患者的患病年龄介于16~75岁之间,以40岁以下的患者占大多数,共252例,占71.79%。所有研究对象中共出现8种中医证候要素,其中以阳亢证最为常见,为218例,占总证候要素的27.98%;其次为痰浊证(114例,占总证候要素的14.63%)和瘀血证(121例,占总证候要素的15.53%)。女性患者中以阳亢证最为多见,共146例,占总病例数的41.59%;男性患者中以阳亢证(72例,占总病例数的20.51%)和痰浊证(74例,占总病例数的21.08%)最为多见。偏头痛患者中阳亢证以30~39岁之间居多,痰浊证以40~59岁之间居多,瘀血证以16~39岁之间居多。偏头痛患者经初次割治后,治愈率为84.33%;经二次割治后,治愈率为97.56%。割治法治疗偏头痛适用于各种中医证候的偏头痛患者。诱使患者偏头痛发作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心理因素和睡眠相关因素。结论:通过本次回顾性研究可以看出割治法治疗偏头痛其有效率颇高,初次割治有效率达84.33%,二次割治有效率高达97.56%,显著高于其他疗法。并且割治法治疗偏头痛适应证颇广,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证候的偏头痛患者,因此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偏头痛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阳亢证、痰浊证和瘀血证为主,心理因素和与睡眠相关因素是诱发偏头痛发作的主要原因,偏头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适当放松心情,保持充足、高质量睡眠,以预防偏头痛发作,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