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时代背景、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内涵、内容、现实意义等,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遵义会议精神”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这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比,总结研究现状,阐述这一研究的可行性、具体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分析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时代背景。这一部分通过对遵义会议酝酿前期,共产国际、“左”倾领导、国民党和军阀当时处境,以及这三方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得出遵义会议之所以能成功召开,是大势所趋,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负责人的毛泽东同志对形势和时代的呼应,同时也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实践的产物、时代的产物。第三部分,研究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及内涵。通过把遵义会议与其他重大会议对比,指出遵义会议精神提出的必然性,通过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制理论,分析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得出遵义会议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辛勤探索出的革命成果。第四部分,探索遵义会议精神的主要内容。这是本文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独立自主”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鲜明特征;“民主集中制”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选择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成功的典范。无论是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历史总结,还是对犯错误同志的批评和任用,或是对党和红军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战略部署,对被错误处理的同志的重新启用,都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其二,遵义会议中的独立自主学说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的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任务,由各具体国家的无产阶级独立自主地进行的学说,正确地和科学地运用独立自主学说,对积极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构建民主与集中并存的政党、实现党内和谐起指导作用;其三,遵义会议中真正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精神,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党的群众路线,但在现实管理中是民主多一点还是集中多一点,如何更好配置两者的比例关系,是现实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第五部分,概述遵义会议精神对今后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说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与遵义会议精神的关系,主要是说明遵义会议精神对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需要遵义会议红色革命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弘扬什么样的遵义会议精神,需要我们通过遵义会议成功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了解遵义会议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让人们重视遵义会议的理论思想与价值,主动传承发扬,本文通过遵义会议首次成功开创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制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在规律中采取相适应的保护和发展措施。遵义会议精神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价值,因此每当面临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我们的党和国家都要联系革命与建设的成败,认真总结贯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制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不断提高党在执政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水平,关注遵义会议精神,研究其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对党的民主建设和执政能力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其它政策研究也有借鉴作用,也更能凸显遵义会议精神的无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