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扎注射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剥扎注射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一种更理想的治疗混合痔的方法。  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剥扎注射缝合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剥扎注射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5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对术后主要并发症(如出血、疼痛、肛缘水肿、感染、便秘、肛门坠胀、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痔核残留和复发等)、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如出血、疼痛、肛缘水肿、便秘和痔核残留等,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如感染、肛门坠胀、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和复发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剥扎注射缝合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术后出血少,肛门疼痛与肛缘水肿轻,便秘发生率低,无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有应用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人群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IL-10、TNF-a)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运用茵陈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