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与家庭商业保险购买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4年我国国务院明确指出“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体现出商业保险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国际比较发现,虽然我国是保费收入全球第二大的国家,但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伴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潜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国内很多学者探究了我国家庭商业保险需求问题,得出结论认为自我保障意识不足、金融知识缺乏、对保险功能认识存在偏差意识、对保险行业缺乏信任、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保险产品的重复供给等因素是导致我国保险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都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跨界融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冲击和影响。现有文献从互联网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金融产品需求的文献较少,关于互联网使用影响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文献尤其缺乏。本文基于2014和2016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简称CFPS)的面板数据,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家庭商业保险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商业保险购买的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使用工具变量和固定效应模型处理内生性、利用上网时间、移动上网、替换互联网使用的衡量变量以及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截面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对寿险和财产险区分研究,估计结果表明本文结论比较稳健和可靠。但是这种促进效果主要体现在低收入、受教育水平高以及农村地区的居民家庭群体,而且相比城镇家庭,农村家庭更倾向于购买商业财产保险,较少选择购买商业人寿保险。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提高居民的保险可得性来提高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概率,但是本文没有找到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人们的社交互动水平从而影响家庭商业保险购买的证据。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着重推动农村地区以及低收入群体的互联网覆盖,还要不断宣传和普及保险意识和相关的金融知识,而且保险公司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同时,还要加强对互联网保险相关网站的监管力度,确保各类保险信息能够准确和及时地披露;开通更多消费反馈渠道,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保险欺诈,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教育资金短缺成了困扰高校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许多高校纷纷选择以举债的形式进行校园扩建。但是,这一做法却使部分高校陷入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中,严重影
在粮食连年增收的同时,粮食产销平衡区却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软肋.本文以粮食产销平衡区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富差距,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由以往粗放式的、追求GDP高速增长模式转向和谐、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但在目前的创新体系中,广大低收入人群很难享
衡量一个企业的改革发展成就数字最具说服力。2001年至2008年的八年间,烟台公交集团资产总额由4590万元增加到23800万元,净资产由330万元增加到9950万元,上缴利税由30万元增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