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与多地域多种族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强、研究最热门的是TCF7L2基因多态性位点rs7903146。因蒙古族人群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族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检验及探讨TCF7L2基因多态性位点rs7903146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纯种蒙古族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方法:选取长期居住于呼伦贝尔牧区(20年以上)的蒙古族人(3代以上蒙古血统)为实验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组为海拉尔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68人,均为散发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家族史,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照组为招募的健康蒙古族人,无糖尿病史,共34人。所有受检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个体,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生活行为习惯(饮食喜好、饮酒、吸烟、体力活动情况)、家族遗传病史和现病史。测量并记录受试者的身高(height)、体重(weight)、腰围(waist)、臀围(hip)、血压(Blood pressure)。采集研究对象血样标本测定空腹血糖(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糖化血红蛋白(Hb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总胆固醇(TC,Total cholesterol)、甘油三酯(TG,triglycerides)、高密度脂蛋白(HD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和低密度脂蛋白(L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提取全血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应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法对蒙古族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即患病组)及健康蒙古族人(NC组即对照组)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并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经对数转换后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校正年龄(age)、性别(sex)、腰臀比、BMI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病例-对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比较采取X2检验。风险等位基因患糖尿病的相对风险度以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的比数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以P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DM组及NC组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后,分别得出体重指数(BMI)、FPG、HbA1c、TC、TG、HDL、LDL等数值。两组之间通过t检验来比较,得出以下结果:蒙古族2型糖尿病组和蒙古族正常对照组的age、TC、LDL及HDL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而两组间的FPG、HbA1c、TG、BMI有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rs7903146位点在两个实验组中均以C/C基因型为主(DM组33例,占48.5%;NC组15例,占44.1%);T/T基因型较少(DM组8例,占11.7%;NC组6例,占17.6%)。3种基因型在两实验组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实验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以T2DM作为因变量,以rs7903146基因型作为自变量,进行风险因素逻辑分析:经年龄、性别、BMI校正后,与CC基因型相比较,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基因型CT和TT,并没有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TCF7L2基因多态性位点rs7903146与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 结论;1)、TCF7L2基因多态性位点rs7903146在蒙古族2型糖尿病组及蒙古族正常对照组两个实验组间的基因型分布契合Hard-weinberg平衡定律。2)、本实验的蒙古族2型糖尿病组和蒙古族正常对照组的age、TC、LDL及HDL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值均大于0.05;而两组间的HbA1c、FPG、BMI、TG有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说明蒙古族2型糖尿病患者较蒙古族正常人群更为肥胖,胰岛素抵抗背景更强烈,更易发生糖代谢紊乱。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TCF7L2基因多态性位点rs7903146与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没有明确关联。3)、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人群TCF7L2基因rs7903146多态性位点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