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明确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进而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初步实验验证,探索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1.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布洛芬0.133g·kg-1)、中药阳性对照组(益母草颗粒5 g·kg-1)、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16 g·kg-1,8 g·kg-1,4 g·kg-1),复制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于造模第3天灌胃(ig)给予相关药物,连续11天,各组大鼠于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100g-1),观察大鼠扭体潜伏时间及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取大鼠子宫、卵巢及肾脏,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并采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的变化;检测血浆中全血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子宫组织中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及血清中雌激素(E2)、孕酮(PROG)、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5-羟色胺(5-HT)含量。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查阅,收集整理四逆汤组方中药附子、干姜、甘草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中药成分数据库分别以“附子、干姜、甘草”为关键词查找并收集每味中药相关化学成分,并基于TCMSP数据库中药物动力学参数(ADME)以口服利用吸收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四逆汤潜在的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依据配体结构预测四逆汤活性成分可能作用的相关靶标;并通过DrugBank,DisGeNET,TTD等数据库以“Dysmenorrhea、Primary dysmenorrhea”为检索条件收集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疾病靶点;对四逆汤活性成分预测所得靶点与原发性痛经相关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四逆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可能作用靶标,通过DAVID数据库对相关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构建四逆汤活性成分-原发性痛经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图,预测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3.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验证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G/H合酶1(PTGS1)、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初步实验验证。结果:1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研究四逆汤可以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疼痛,减少扭体次数,降低其全血粘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清中5-HT、E2、P、LH、FSH及子宫匀浆中PGF2α含量水平,提高子宫匀浆中PGE2、NO水平,并改善其子宫、卵巢组织病理变化。推测其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血液粘度,增强血液流动性、影响子宫组织中NO、PGF2α、PGE2以及血清中5-HT、E2、P、LH、LSH激素水平有关,同时E2、P、LH、LSH激素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系统(HPOA)密切相关,提示四逆汤可能通过调节调节子宫组织中PGE2、PGF2α、NO含量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激素水平达到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2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附子、干姜、甘草潜在活性成分共114个,与痛经相关疾病靶点35个,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可能作用靶标27个,GO生物过程分析依据显著性(p<0.05)共确定87个条目,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环氧合酶代谢途径、雌激素反应、血压调节及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等生物分析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化学致癌、甾类激素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有关。3 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验证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子宫中PTGS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TGS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益母草颗粒可以通过上调PTGS1、PTGS2蛋白表达(p<0.05)达到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而四逆汤给药组对PTGS1、PTGS2的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提示四逆汤发挥药效作用的关键靶点不是PTGS1、PTGS2,可能是花生四烯酸信号通路中的其他蛋白。结论: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且该作用可能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化学致癌作用、亚油酸代谢、甾类激素生物合成、血清素突触、视黄醇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生物的代谢、ABC转运蛋白、卵巢类固醇生成、胆汁分泌、代谢途径12条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