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多糖资源之一,利用纤维素转化成乙醇作为生物质能源在化石能源代替研究领域倍受关注。而目前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生还原糖的方法并不理想,故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对纤维进行改性,通过改变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或提高其亲水性能,以提高其水解性能,并探讨化学方法对促进纤维素水解的机理。本实验以三聚氯氰、苯酚、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单钠、对羟基苯磺酸为原料,利用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合成2,4-二氯-6苯氧基-1,3,5-三嗪(PHCT)、2-(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钠)-4,6-二氯-1,3,5三嗪(SHACT)、2,4-二(4-羟基苯磺酸钠)-6-氯-1,3,5三嗪(DPHACT),并将上述合成产物分别对微晶纤维素(MCC)改性,合成一系列的PHCT-MCC、SHACT-MCC、DPHACT-MCC,FT-IR分析表明,MCC成功接上了PHCT、SHACT、DPHACT。对改性MCC进行水解测试、保水值测定、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侧序及侧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CC水解效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最显著的是PHCT-MCC,最大增幅为322%,三种改性MCC的水解还原糖得率都随改性剂用量的变化成相同的规律,即先增加后减少,微晶纤维素经改性后其无序区和低序区的含量增加,而侧序分布图表明这是纤维素中结晶度较高的中序区的含量降低的结果。MCC经PHCT改性后的WAXD图谱发生明显地变化,2θ=18.5°处的无定形区的衍射峰强度随PHCT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弱,这说明改性剂PHCT显著地改变了MCC的结晶结构,疏水性基团PHCT改性MCC的保水值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规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SHACT-MCC与DPHACT-MCC的WAXD图发生微小的变化,SHACT-MCC的保水值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这是由于SHACT分子中含有两个亲水性的磺酸基团的原因,此外,其分子中还含有一个羟基,可能与纤维素大分子链形成分子间氢键,故SHACT改性纤维素的水解效率最低,DPHACT分子也含有两个亲水性的磺酸基团,但其改性微晶纤维素的保水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再增加的趋势。实验表明,纤维素引入均三嗪衍生物而使其结晶结构发生变化是纤维素水解效率提高的原因;对比PHCT、SHACT、DPHACT改性微晶纤维素的各种性能,发现纤维素引入疏水性基团其结晶结构的变化发生较为明显,而水解性能表明,并非改性剂体积越大其改性纤维素的水解效率越高,而只有当改性剂体积适当才会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