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行如何竞争上市公司增发股票(SEO)的承销业务?目前学界存在两种观点:投行自身声誉的作用以及投行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作用。Luo,Rao& Yue(2010)已经证明了投行声誉的作用。本文旨在寻找投行声誉之外的替代机制。中国是一个“关系”大国,“关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法律外替代机制,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上市公司SEO数据样本研究了“关系”在帮助投行吸引上市公司SEO承销委托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定义的关系有两种:其一是建立在良好业务往来基础上的“显性关系”,其二是券商为其投行拉近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而吸引上市公司的承销委托,单方面向其分析师施压,要求分析师出具乐观的评级和盈利预测报告,由于这一关系缺乏基础,本文将其定义为“隐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良好的“显性关系”能够帮助投行吸引上市公司SEO的承销委托,而缺乏这一“显性关系”的投行利用“隐性关系”并没有明显的成效,但是二者都是除投行声誉以外的重要替代机制,即声誉越差的投行越会通过“显性关系”和“隐性关系”来竞争上市公司SEO的承销委托。但无论投行是否拥有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显性或隐性),投行的声誉都是上市公司SEO时选择承销商的首要依据。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从“关系”的视角来研究投行吸引上市公司SEO承销委托这一议题,并考察了投行声誉以及投行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交互影响,丰富了投行吸引上市公司承销委托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