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研究重点探究公众参与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研究发现,公众参与与环境信息公开显著相关,群体性事件、法律诉讼类公众参与影响《财新周刊》绿新闻深度报道数量的波动,影响环境信息公开的多少。有组织性的、民众自发的、有明确指向的公众参与也与绿新闻报道数量波动显著相关。《财新周刊》绿新闻报道数量整体平稳、略有波动。政府议程带动绿新闻议程。企业动态、政府议程和突发事件易带动公众参与。其中,企业动态与每年公众参与事件的多少显著相关。当公众参与事件绿新闻深度报道中有本国官方信源、信源来自新媒体渠道时,易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介入,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在此次研究中,环境信息公开意味着环境信息在《财新周刊》绿新闻深度报道中出现,因为环境信息在媒体平台上出现是一种大众传播形式,起到了公开的作用。涉及公众参与的绿新闻报道多为深度报道,为使研究更深入、更具典型性,此次只对绿新闻深度报道进行研究。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促进表现为绿新闻深度报道数量增加。本次研究借助定量分析工具对《财新周刊》绿新闻报道(2010年至2015年)全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访谈所得材料及案例分析测量结果并建立模型。首先,描述《财新周刊》绿新闻报道总体趋势,并分析报道缘由。此外,重点测量公众参与与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性,并测量公众参与的缘由、不同类型的公众参与与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性,探究公众参与事件报道中的信源特征。最后,考察环境信息公开后的事件发展方向以判断舆论监督的效果,并引入介入变量以探究环境信息公开如何影响问题解决。作为环境法的原则之一,公众参与能监督环境违法行为,并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传媒为信息公开提供渠道,媒体曝光使环境问题从某种状况转化为议题,进而影响问题的解决。本研究试图创造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问题得以解决的关系模型,以弥补在此领域量化研究的不足,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