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人才素质的高低。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这一趋势,世界各国纷纷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此推动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同时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本国的利益服务。本文作者从经济全球化、国家利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等角度对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力量,WTO关于教育服务的相关条款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时,国家利益的驱使、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等也是推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体系建设、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等几个方面。如何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这些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今教育界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从事高等学校外事工作的实践,分析借鉴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并结合我国国情创造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本文作者从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国际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留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并阐述了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和政策体系、设立特定机构和组织、尝试设立高等教育特区、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外国留学生教育产业化政策等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