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乐府诗学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府诗最初是由本事生发,诗、乐、义三部分共同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至唐出现了诗乐分离的徒诗化倾向,中唐则是这一分化基本完成的关键时期。中唐乐府诗是乐府变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于乐府诗的研究基本还集中在汉魏六朝时期,对于唐代乐府诗人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李白、张籍、白居易等个别乐府大家身上。本文拟从基本文献、乐府制度与诗学原理、乐府诗史、乐府诗体以及白居易新乐府专题研究等方面入手,力图对中唐乐府诗学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整体讨论,并试图解决争议较大、悬而未决的一些重要学术问题。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中唐乐府诗在唐人选唐诗、唐人别集以及唐后总集中的载录情况进行梳理,并以郭茂倩《乐府诗集》为工作本进行辑佚,同时对校勘过程中发现的中唐三舍人乐府诗的作者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从制度、诗史以及诗体三个方面对中唐乐府诗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第一节分别介绍了唐代的乐制沿革、中唐的乐府机构以及乐府活动,认为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志在恢复盛时礼乐,意欲营造中兴之势。第二节对不同分期乐府诗的风格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认为中唐乐府诗的风格特点为前期守正、后期求变。本节还梳理了学术史上有关“新乐府运动”是否存在这一议题的争论,认为这是新乐府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表现,它已经成为一种学术现象,作为乐府研究史的研究对象而存在。第三节对中唐乐府诗体进行总结和判定,肯定了白居易《秦中吟》为乐府诗体。此外,通过对中唐乐府题绝句的讨论,认为“词”体乐府盛行于中唐,其音乐属性较弱,其文本创作多依托于当时流行曲调,作为曲调或因事立题的形式而存在。第三章是白居易新乐府专题研究,分为两节,分别以新乐府诗题和句式的相关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研讨。认为白居易新乐府诗题命名方式取法于《诗经》,其序文中“首句标其目”下出现的“古十九首之例也”句,实为他人所加,非白居易原文所有。白居易《新乐府》中大量使用的“三三七”句式源于古乐府和民间歌谣,其创作目的在于借鉴民间歌谣,以此顺肆之体载讽谕时事之要,古为今用,以改变朝廷浮靡的乐府曲风,从而复兴传统的礼乐制度。
其他文献
结合智能型断路器微机测控系统的研制,介绍了双口RAM在DSP人机接口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其交换数据的仲裁方式提出了二种解决冲突的方法。
虚拟制造是通过计算机应用虚拟模型来模拟产品的外形、性能以及功能.本文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虚拟制造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一个智能的、高度集成化的企业环境.
对行业发展的寄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知识经济盛行的今天,钢结构行业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天丰将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节能型钢结
在分析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反应型系统,对该系统体系结构及运行过程进行了论述.
针对软件"看门狗"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同时监控系统主循环程序和"看门狗"定时器的双循环监控软件"看门狗"。
PCMCIA接口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并以PCMCIA接口“桥”电路芯片PCM16C010为例,结合小型单片机应用系统,阐述了接口卡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且给出了PCMCAI接口下I/O卡的设计实例
利用80387指令和C++提供的面向对象的特性,构造了定点数类,可以代替浮点数进行数值计算,能在效防止在运算中出现协处理器的浮点异常。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中十分重要的基础部分,体现着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所以开展高效的习作教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以小学语文习作中不同教学策略为
分析了西藏未来油菜遗传改良趋势及其以后的发展思路;还提出了西藏油菜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