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一所学校是否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时期,学校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学校管理是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教师是学校共同目标实施的参与者和个人目标行为的直接行动者,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的重点是教职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也在于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教师施以什么样的方法管理,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是进行管理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却把教师置于不适当的位置上,严重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实行绩效工资改革,而绩效工资却偏向领导倾斜,难以激发出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分数下生存,不堪重负,教师队伍整体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工作的热情在逐渐的下降,其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等种种问题。但怎样才能使教职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他们在学校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就要求管理者根据教职工的需求和动机来正确适时地实行激励机制,了解并尽力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本文拟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科学评价手段对研究过程进行辅助。对乌兰小学的在职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教师对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是否满意及其原因,并结合结合个案剖析原因和提出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学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对界定了激励理论的概念,并对不同激励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进行阐释,同时分析出激励机制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分析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途径,根据乌兰小学的管理体系来看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同时阐述了几种激励手段和方法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的途径,也就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使这些激励方式能更好的运用于学校管理中,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