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开始蓬勃兴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页。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交替之际,由有识之士为寻求救国之路而发起的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群众运动。在这次伟大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保定因其在这场运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被称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和运动中心。这场运动不仅对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更对中国近代教育史历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河北保定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实践探索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开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从保定走出来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积极分子,赴法后积极参与并领导了留法勤工俭学生同中外反动势力的抗争活动,尤其在1921年的三次重大斗争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成为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中坚力量。在加强理论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蔡和森为代表的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开始抛弃工学主义等社会改良思想,并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们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还有一些留法勤工俭学生矢志勤工,学有所成,回国后致力于科技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毫无疑问,河北保定在这场运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河北保定范围内有关活动情况进行细致、深入发掘的基础上,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留学教育史的视角来透视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作用,揭示保定在推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展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