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资本的表现形式,学者们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又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前两种资本相比,社会资本的理解更为抽象,它蕴藏在人际间无形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没有物化的载体。社会资本对人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在职业搜寻和职业选择过程中,社会资本会被求职者有意或无意地加以运用,使社会资本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调节他人的活动,从而产生一个差异化的结果。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富足,促进其非农就业还可以发挥出我国在劳动要素上的比较优势。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上述美好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其工资的决定机制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考察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工资决定的影响,试图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揭示非农就业、非农工资的决定机制。为此,本文设定了如下内容框架:第1章对研究的问题、情况进行了基本阐述。第2章是文献综述,这部分对已往非农就业和工资决定研究的分析视角和方法进行了疏理,同时对社会资本也单独进行了文献综述。第3章详细考察了建国后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历史进程,并在其中对非农就业给予了特别关注。第4章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概念界定,交代了研究的理论基础,随后分别构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工资决定的理论模型。第5章,运用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思想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有力证实了社会资本在理论模型中的意义。第6章的内容为研究结论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依靠构造理论模型、采用实证分析来进行论证。理论模型是基于信息经济学、职业搜寻理论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建立的。在此,社会资本的所有影响都被视为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对相关信息的获得与发送。实证分析部分运用了江苏11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非农参与计量模型、工资决定计量模型进行了回归。虽然社会资本的测度方法给实证分析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我们选择的三个社会资本替代变量在计量模型中的表现基本能够证明社会资本的作用。本研究发现,由于个人良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能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时给予很大帮助,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劳动力非农从业时间、工资收入都具有正向效应,因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