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透型灌浆材料的研制及其改性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灌浆技术在水电、隧道、地铁、矿山、煤炭、交通等各个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具有快速、经济、独特、可靠等特点,在土木工程中的防渗、堵漏、补强、加固中充分发挥其独到的效用。化学灌浆材料种类繁多,各有特点,根据对现有化学灌浆材料的调研比选,研究确定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剂的化学灌浆材料的配方组成,以及对它的改性研究。本文重点是通过对浆液的粘度、胶凝时间、抗压强度、粘结强度、收缩率等物理力学性能为测试指标来研究并获取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材料的最优配方组成,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材料的改性配方,并对化学灌浆材料的粘结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引发剂的用量主要影响浆液的聚合,对合成时间以及浆液的粘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引发剂用量太低,聚合反应慢,粘结强度低达不到修补的目的。引发剂用量太高,反应剧烈,难以控制。合适的引发剂用量能使浆液有较好的渗透性、可灌性,对灌浆修补效果更为有利。2、促进剂的用量主要影响浆液的胶凝时间,促进剂添加过少胶凝时间长难以固化,添加过多则易产生“暴聚”现象,浆液在短时间内固化。可以根据工程的性质和需要通过改变促进剂的用量来调整浆液的胶凝时间。3、改性材料选用环氧树脂,加入环氧树脂后浆液粘度变化不大,浆液固结体抗压强度、硬度、脆性有所降低,而粘结强度、伸长率、屈挠性、可塑性、柔韧性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了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能满足工程中的需要。4、加入环氧树脂后浆液在聚合过程中的体积收缩明显变小,减小了4倍左右,弥补了甲基丙烯酸甲酯浆液收缩大的缺点,达到了试验的目的。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引发剂、促进剂等组成材料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材料的影响规律,由此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材料最佳的配方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环氧树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材料的改性,以及浆液改性后的配方组成。经改性的浆液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仿实际操作的补强试验表明环氧树脂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材料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及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混凝土脆性、韧性差、易开裂的缺点,提高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同时提高混凝土强度,综合考虑三者的基础上,采取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并使用磁化水代替普通水,制备
本文旨在研究巷道(隧道)掘进爆破耦合装药对爆破效果的影响。通过岩石爆破机理的分析弄清影响爆破作用的因素。根据原有理论基础计算出耦合与空气不耦合两种装药结构的爆速、爆
本课题是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编号:2007AA11Z102)为依托,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为工程背景,深入探讨深厚软基桥梁逆作法复合基础的受力机理,本文以室内模型试验
模态参数识别对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损伤评估、主动(模糊)控制等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工程结构由于体型巨大、结构复杂,很难对其进行人为激励以至于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将要硬化或者软化,并且在塑性范围内,非对称的应力循环将要导致棘轮效应。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主要表现出材料硬化、材料软化、回滞性、材料损伤和体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既有中小桥梁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损伤或病害,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证此类桥梁结构安全运营是相关管养单位的当务之急,桥梁结构的检测评估工作因此备受
本文回顾了张江多年来发展的产业与环境特征的变迁,分析了园区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预测了按照现有轨迹下的环境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以微电子的发展为剖析对象,分析
强夯(动力固结法)作为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强夯法在加固机理、土体本构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等方面研究得到
钢管混凝土(英文缩写为STCC)的基本原理是借助内填砼增强管壁的稳定性,同时借助钢管对核心砼的套箍约束作用,使核心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核心砼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
无网格法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数值方法,它只需节点信息以及对内外边界条件的描述,而网格则可以彻底或部分消除,不存在网格畸变问题,因此该方法在裂纹扩展模拟,材料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