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下重要的战略性议题,杨时展教授曾言“天下欲治计乃治”,表明政府会计可以在国家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会计的治理作用,理清其发挥治理功能的实现路径十分必要和重要。如何科学配置公共权力并使其有效运行问题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国家治理的过程也是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运行的过程。鉴于此,本文从权力配置的视角展开研究,探索政府会计对权力配置的制衡与优化的实现路径,分析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运用政府会计信息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丰富政府会计国家治理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推理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梳理政府会计信息效应,进而从三类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别论述政府会计对权力配置制衡与优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内部使用者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机构,通过制度明确政府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要求,通过信息公开,提升政府权力配置的透明度;政府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有利于政府内部加强沟通、协调、监督和制衡;政府会计通过提供透明真实的信息和量化定性责任,提升政府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助于行政体系内部强化声誉约束,保障监督问责,纠正和限制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减少地方政府在公共领域的缺位行为,使权力配置得到制衡与优化。(2)准内部使用者中,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作用发挥与内部使用者类似;立法机构与监督机构代表凭借有效的政府会计信息提升横向监督和问责的能力,并通过参政议政削弱“偏好替代”效应;政府审计或监察机构等属于公共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运用政府会计信息强化监督,其工作结果又能为政府及有关机构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3)外部使用者中,债权人运用政府会计信息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与偿债能力进行判断,通过资金投入决策与对已有债务还本付息的态度制约政府行为;新闻媒体通过加工解读政府会计信息加强其披露,缓解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通过引发公众的广泛参与发挥“议程设置功能”,以社会舆论直接促使当事政府及官员回应或引发行政体系内部官僚问责和相关机构横向问责,最终实现媒体问责;社会公众则以知情权、话语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公共权力形成制约。(4)不同使用者对权力配置的制约功能发挥相互关联,行政体系内部问责、横向问责、新闻媒体问责、社会问责等协同作用,对权力配置造成制衡约束,使其在有限和有效的维度上展开,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以权力配置为突破口,研究政府会计国家治理效应的具体实现路径,是政府会计国家治理功能实现路径研究的组成部分,兼具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作为政府会计与国家治理交叉领域的研究,本文期望为完善和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可能的增量贡献。但由于笔者个人视野限制,研究还应在将来继续深化,从而更好地为运用政府会计信息以制衡和优化权力配置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