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多点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能够克服低效的无线频谱分配,缓解无线频谱紧缺问题,是无线通信中最有前途技术之一。共存式频谱共享CR容量的研究热点包括基本模型和多点通信模型两种。基本模型是由一对认知用户与一对主用户组成,该模型容量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然而,频谱共享多点通信模型的容量等性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地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研究了频谱共享CR组播系统容量,当次用户基站为单天线时其容量等于干扰温度,并且该容量与CR基站峰值发射功率无关。同时还推导了CR基站是多天线时组播容量,分析了该容量与多天线数目、次用户数目和干扰温度的关系;对于CR多用户接入信道,当次用户峰值发射功率大小是任意的以及考虑了来自主用户的干扰。基于极值理论推导了该信道的渐近容量,研究了该容量的缩放性。  研究了两个主、次共存多天线频谱共享CR系统Ad hoc网络传输容量。基于随机几何工具和马尔科夫不等式,推导了主用户网络传输容量的界限。然后,保证主用户网络的传输密度保持不变,推导了次用户网络传输容量。利用以上结果,分别推导了主、次用户用于发射的数据流最优天线数目和用于消除干扰的最佳空间接收自由度。  研究了频谱共享CR广播信道单波束随机波束成形(Random Beamforming,RBF)传输策略下次用户最大接收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的分布函数,证明了此函数是服从Frechet型分布。利用极值定理,推导了单波束封闭形式的容量。然后,还研究了基于多波束RBF传输策略最大接收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之比的分布函数,得到系统最大瞬间容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CR网络多波束RBF近似容量。但前面RBF分析中CR基站发射功率仅满足对主用户干扰约束条件,没有考虑其本身最大发射功率的限制,而且仅分析了系统容量的性能。基于上述发现,接着分析了多用户频谱共享系统RBF传输方案性能(容量、中断概率、平均误符号率),CR基站发射功率同时受到峰值发射功率和峰值干扰功率同时约束。  协作中继通信最近已被研究为一种利用空间分集和扩大通信范围有效方式,研究了频谱共享和伺机频谱接入CR协作中继通信系统的性能。最后,总结全文工作的同时,给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能效通信技术能够在改进通信质量的同时实现最小的消耗,它已经广泛使用在目前的通信系统中。然而,这些能效通信设计都是基于物理层系统实现的。考虑到物理层的能效设计很难保证
水声通信作为水下通信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水声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和降低误码率等,而采用的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本文针对水声信道特征,重点将LD
如何有效抑制干扰问题始终是LTE-Advanced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之一,BR-OFDMA作为抑制干扰和改善系统传输性能的一种新型多址技术得到了研究者关注。为此,本文在已有BR-OFDMA的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国际标准,也是我国第一个国际通信标准,在中国通信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后续演进技术同样有着举足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不断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的大气环境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和污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社会人
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阵列信号处理,其在通信、雷达、声纳、射电天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阵列信号处理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信号的参数估计,如备受关注的信号波达方向
为了降低通信信道中噪声、衰落等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从而降低误码率,实现稳定通信。随着信道编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信道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