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尺。近年来,伴随着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日趋加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所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立项招标,建立合同关系,将原本由自己直接生产和供给的公共服务,交由有能力的私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来提供,并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支付相对应的服务费用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从实质上来说,这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战略方案,是对社会组织、私人部门要求扩大发展空间的积极回应,是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路径。随着各级政府不断推广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俨然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与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借鉴了哈佛大学学者丹纳修以及复旦大学教授敬义嘉的剩余分析法,对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首先,运用统计数据对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外购水平的整体趋势进行了测算,从而对我国政府购买的综合情况做到大致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构建省级面板数据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出发,对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经济因素、公众因素、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其一是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是人心所向,时代所趋。我国公共服务外购水平虽然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市场化程度、政府财政能力强弱、经济增长水平以及财政分权等都是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形成良好的政社合作关系;第二,加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外购整体水平;第三,完善财政分权体制,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第四,以公私合作为核心,发展多样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其他文献
农业是带有风险性的弱质产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同时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稳定农业经济、稳定农村经济的作用,与农民、农业、农村
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企业的发展,自企业层面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术的创新不断自下而上推进着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转型步伐。本文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切入,在对企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