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红粘土的压缩性与强度试验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粘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与膨胀土、黄土等被人们称为特殊土,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重视并加以研究。红粘土特殊的结构性使其虽然具有高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高液塑限等特征,但力学性质却较好。  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取自柳州、来宾的两种红粘土(正常固结——含水率为1.0~1.5倍液限的泥浆土、超固结——超固结状态下的泥浆土、重塑——含水率、孔隙比与原状土一致的土样、原状)进行一维压缩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利用Burland、Cotecchia提出确定土体结构性的理论方法研究发现:  1、红粘土的压缩性沿深度分布呈现出“上硬下软”的形式,与沉积土相反,但其固有压缩曲线(ICL)仍与沉积土类似,满足Burland提出的归一化模式,这表明残积成因的红粘土一样具有沉积土结构性的“基本单元”。柳州的原状土与重塑土在压缩曲线上均表现为缓降型,原状土位于重塑土之上;受复杂结构性影响,下层原状土穿过ICL而上层并未穿过。取自来宾的红粘土,除了上层土与柳州一样表现为缓降型外,其下层原状土则为陡降型,也穿过ICL。  2、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中,柳州原状土和重塑土上下土层的有效内摩擦角相同,上土层的有效粘聚力大于下土层;超固结土上层的有效粘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均小于下层;正常固结土上下层的有效强度包线重合在一起,均为过原点的直线。对于来宾红粘土,下层土的埋深较大,受复杂结构性的影响,其原状、超固结以及正常固结的有效内摩擦角均小于上层,有效粘聚力均大于上层,而重塑土则恰恰相反。
其他文献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20世纪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材料,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RPC的抗Cl-渗透性能进
该文提出在隔震层设置粘滞阻尼器,不但能提供较大的阻尼力,而且不增加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可提高隔震效果和大震下隔震层的安全性,并能有效地约束隔震层的扭转效应.该文基于橡
该文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壁的局部屈曲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将内部混凝土视为弹性体,从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它随着钢管壁屈曲时的变形而变形
混凝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人造工程结构材料,随着建筑技术和材料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向高强、高性能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
该文选用国内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erMap与VB编程语言相结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排水管网系统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分析.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排水管网GIS系
冻土分布广泛,性质复杂,而且大量的环境地质灾害都与冻土有关。随着国家经济向中西部推进,广阔的冻土区的工程建设日益频繁,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冻土工程问题。尤其在修建公路
生产率问题是一个理论容量大、现实性极强的课题,几乎与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因素都有关。本论文通过研究施工企业现场劳动过程、劳动组织、人力开发与利用的情况,初步得出造成施工
黄土是具有较强水敏性及结构性的特殊土,天然状态原状黄土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但是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的湿度增大,在力水耦合作用下常会发生强度突降、变形突增,进而
我国南海诸岛上分布着大量珊瑚碎屑,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就地取材,利用岛礁上分布的珊瑚碎屑作为粗骨料或者细骨料,配制珊瑚混凝土,不仅可以缩短建设工期,而且可以
进行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结构或构件的失效概率,而失效概率计算最困难度的地方就是在失效域内对影响结构效应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积分.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