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9年诞生新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至今,我国信托业已经走过近四十年的历程,信托资产管理规模高速扩张,目前已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资管子行业。但从2018年起,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局势波动和泛资管时代全面来临的背景下,信托行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更加激烈的竞争角逐和更加迫切的转型压力,对我国信托公司的盈利和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评析我国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并研究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与我国信托公司盈利能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及我国信托公司的盈利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并指出目前信托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从四个角度选取十二个指标构建我国信托公司盈利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68家信托公司2014-2018年的盈利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分、排名和分析,并将信托公司划分为盈利能力较强、一般和较弱三类。接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信托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资本利润率和人均净利润为盈利能力衡量指标。最终对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从信托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角度对盈利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议。针对信托公司盈利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2018年各因子得分情况,2018年我国信托公司整体利润水平较高,但公司之间差距较大。整体信托市场竞争力较强,业内竞争激烈。公司间在业务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上差距较大。信托业整体扩张积极性不强。(2)基于2014-2018年信托公司盈利能力评价综合得分和排名,近五年内我国信托公司盈利能力排名波动较大。整体盈利能力水平较高且较为稳定,2018年略有下滑。2015年以来公司间盈利能力差距呈现扩张趋势。基于综合得分均值划分出盈利能力较强的信托公司22家,一般的39家,较弱的7家。针对信托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市场份额、信托资产增长率、非利息收入占比、GDP增长率和信托市场规模增长率对信托公司资本净利润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自营资产规模和不良资产率则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市场份额、自营资产增长率、高学历人才占比、GDP增长率和信托市场规模增长率对信托公司人均净利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信托公司应从获利能力和获利效率两个角度共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