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儿童Stills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研究目的:儿童Stills病,又称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oJIA),是一种多基因相关的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本研究旨在寻找与SoJIA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多态性。 研究方法:选取22名诊断明确的SoJIA患者(发病年龄2-12岁、病程≥2年)及其亲生父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按照单基因遗传病的模式进行分析,计算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新生突变)以及隐性遗传(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的基因的突变频率;以千人基因组数据库的中国人作为对照,使用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SoJIA患者中单基因AIDs相关的19个基因的突变频率,比较与正常对照的差异;可疑的诊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研究结果:SoJIA患者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有TTN、DNAH12、IGSF10以及COL6A6,均符合复合杂合突变。1名患者有TNIP2的纯合突变,该突变位点有致病相关报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需警惕淋巴瘤可能。SoJIA患者中检测到单基因AIDs相关基因的突变有MEFV、 SLC29A3、IL-36RN、NLRP12、NOD2、PLCG2、IL10RA以及PSTPIP1,仅NLRP12的累积突变频率高于正常对照(p=0.013)。经一代测序验证,2名患者有MEFV的复合杂合突变,诊断为家族性地中海热(FMF);1名患者有NLRP3的新生突变,诊断为Muckle-Wells综合征。 研究结论:基因TTN、DNAH12、IGSF10、COL6A6以及NLPR12在SoJIA患者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具体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临床表现符合SoJIA、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考虑到FMF、Muckle-Wells综合征以及淋巴瘤的可能。 第二部分 托珠单抗在我国儿童Stills病中用药方式的探讨 研究目的:托珠单抗是白介素6(IL-6)受体的抗体,常用剂量为每2周一次、8-12mg/kg;但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探讨每4周一次托珠单抗(8mg/kg)治疗难治性SoJ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象接受托珠单抗治疗,定义第1次用药为0周,第12周评估是否达到Wallace标准:达到者继续用药,满6次以后逐渐延长用药间隔;未达到者缩短用药间隔。每次用药前评估临床症状、炎症指标、血细胞计数、激素用量,以及达到Wallace标准的百分数;研究中随时记录出现的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 test进行统计分析,完成6次治疗的患者分别在第12周和第20周与基线值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名难治性SoJIA患者,7人(58.3%)完成6次托珠单抗治疗。在第12周进行评估时,除了2名患者(25%)仍有发热(均在第一次用药后停用环孢素),其他患者的症状均消失。随着用药次数增多,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小板(PLT)逐渐下降至正常,泼尼松剂量逐渐下降,HGB逐渐升高,在第20周时均有统计学意义。达到Wallace标准的患者由基线时的0升高至第5次用药前的100%。研究中未报告严重的副作用。 研究结论:基于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因素,每4周一次托珠单抗是合适的剂量。考虑到托珠单抗的半衰期是剂量依赖的,同时使用的DMARDs应逐渐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