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P二元复合驱是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驱替用乳化剂的性质与驱油效果密切相关。本文以SP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应用的乳化剂为研究对象,基于油田化学、表面化学、油藏工程的研究机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针对乳化剂的性质评价及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乳化强度综合指数这一概念针对乳化稳定性和乳化力两个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对油田用乳化剂的乳化性能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实验环节中,乳化力测定采用准确度更高的分光光度法。乳化稳定性实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地层的油藏条件,使用了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的筛网式乳化机。界面张力通过界面张力仪进行测定。通过接触角的变化来评定岩石的润湿性变化。吸附滞留量采用两相滴定法来确定驱替前后乳化剂的吸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强度综合指数Sei将乳化剂配方分为5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的采收率提升效果不同,并且对驱替体系的性质影响不同。Sei等级越高,驱油效率越高,相反则驱油效率较低。实验中不同等级的乳化剂配方对应的静态渗吸采收率为38.00%~69.50%、动态SP采收率为8.90%~25.20%。界面张力随着Sei等级的增加而降低,最大相差了 102个数量级,动态SP采收率相差14.30%。对于水湿岩石而言,亲水性随乳化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石油采收率也随之增加。采收率和吸附滞留量随驱油剂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乳化强度越高,采收率越高,吸附滞留量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