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型驱油剂的性质及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P二元复合驱是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驱替用乳化剂的性质与驱油效果密切相关。本文以SP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应用的乳化剂为研究对象,基于油田化学、表面化学、油藏工程的研究机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针对乳化剂的性质评价及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乳化强度综合指数这一概念针对乳化稳定性和乳化力两个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对油田用乳化剂的乳化性能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实验环节中,乳化力测定采用准确度更高的分光光度法。乳化稳定性实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地层的油藏条件,使用了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的筛网式乳化机。界面张力通过界面张力仪进行测定。通过接触角的变化来评定岩石的润湿性变化。吸附滞留量采用两相滴定法来确定驱替前后乳化剂的吸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强度综合指数Sei将乳化剂配方分为5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的采收率提升效果不同,并且对驱替体系的性质影响不同。Sei等级越高,驱油效率越高,相反则驱油效率较低。实验中不同等级的乳化剂配方对应的静态渗吸采收率为38.00%~69.50%、动态SP采收率为8.90%~25.20%。界面张力随着Sei等级的增加而降低,最大相差了 102个数量级,动态SP采收率相差14.30%。对于水湿岩石而言,亲水性随乳化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石油采收率也随之增加。采收率和吸附滞留量随驱油剂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乳化强度越高,采收率越高,吸附滞留量越少。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文人情致”这一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教学内容是带领学生了解,认识古琴,通过欣赏由古诗当歌词,配之以旋律的古代诗歌。古典诗词语言精美,结构齐整,但是中学生人生体验不
从调查地区的仪式状貌、文化空间、仪式象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至今流传于湖北地区的“土主会”,挖掘了“土主会”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并阐释了此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金融自诞生以来便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当中,金融衍生品工具开始慢慢成为了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期权便是众多衍生工具中重要的一员。期权的定价问题亦是金融衍生资产领域中十分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弥渡县现有管线数据资料的保存现状及管线系统建设需求,接着阐述了此次管线探测的数据采集模式和管线数据成图及数据入库的技术流程。最后指出了该管线系统的下一步发展趋势与方向。  关键词:弥渡县;地下管线;系统平台;数据入库;  1.引言  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和公众共享的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