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气固两相流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min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源消耗是非常巨大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枯竭,形式非常严峻。我国工业余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被回收的资源仅为34.9%,回收潜力巨大,合理利用余热资源能加快实现工业节能减排战略目标。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中低温烟气,余热锅炉可以回收和利用这部分烟气余热来发电。然而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飞灰,这些飞灰颗粒在锅炉受热面上沉积会降低锅炉换热效率,减少锅炉发电量,更加达不到预期的节能目标。所以积灰问题是关系到余热回收技术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积灰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气固两相流,研究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在管束上的沉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Lagrange跟踪方法模拟含尘烟气横掠管束飞灰颗粒沉积过程,探索管型和管束排列方式对颗粒沉积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初步模拟了二维多孔介质渗流问题,其中多孔介质是用QSGS生长法构造的,多孔介质内部孔隙边界非常复杂,模拟结果表明格子Boltzmann方法具有非常强大的解决含有复杂边界问题的能力。2、利用多松弛格子Boltzmann-Lagrange跟踪方法模拟含尘烟气横掠圆形单管和椭圆形单管的沉积过程。研究发现,小Stokes数的颗粒在流场中的分布较为均匀,随着Stokes数的增大,颗粒逐渐分布于靠近流场中涡旋结构的边界区域,颗粒在圆管上总的沉积量在逐渐减少。当椭圆长轴与来流方向平行时,颗粒在椭圆形管上单位面积的沉积率和碰撞频率比在圆形管上的要小,并且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大,单位面积的沉积率和碰撞频率逐渐减小。3、对于三种横纵向管间距组合的顺排圆形管束,在整体上具有相同的颗粒沉积规律,第一排管束的迎风面均有少量沉积,背风面颗粒沉积量较大,后两排管束不管是在迎风面还是在背风面均有大量沉积;对于三种横纵向管间距组合的叉排管束,在整体上同样具有相同的颗粒沉积规律,每一排管束的迎风面均只有少量的沉积,背风面颗粒沉积量较大,第二排颗粒的沉积量最小。叉排布置时,颗粒的沉积率较小,而且横纵向管间距相等时,颗粒的沉积率也较小。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研究由局部奇异共振而造成的隐形。我们将二维上的相关结论推广到三维的空间中,但现有的两篇文章已明确指出,在三维空间中这种奇异的共振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在论文中
蠋式幼虫(长翅目Mec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及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除了具有三对典型的胸足,在腹部还具有数目不等的腹足。但这些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
为揭示贵州南部斜坡地带连片峰丛洼地形态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规律,本文运用了Arc GIS9.3、Erdas9.2、SPSS19.0、GS+3.0等软件对峰丛洼地各形态数据提取与分析,发现其主
人类的出现伴随着大量新基因的产生,其中包括由GLUD1通过反转座产生的GLUD2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谷氨酸脱氢酶(GDH)催化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的相互转化。α-酮戊二酸
漆酶是多铜氧化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含有四个典型铜离子,Ⅰ型铜用于将多酚类底物还原的电子传递给Ⅱ和Ⅲ型铜组成的三铜核心簇,氧气进入漆酶后在三铜核心簇与传递而来的质子
近年来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单光子源一直是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Fock态的光子数分布在时间域是趋向于均等分布。直接观测具有反聚束效应的单光子源的一光子
非牛顿流体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Johnson-Segalman流体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非牛顿流体,研究Johnson-Segalman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Johnson-Segalman
多维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十分复杂,系统中普遍存在时变、随机等因素,导致分析其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存在一定困难。对于包含快、慢双时间尺度变量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其
西北黄土地区是我国地质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下,黄土地区生态环境相较以往虽有较大改善,但随着该地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以及近年
本实验采用根瘤匀浆法,利用无氮BAP培养基、S培养基、JA培养基、ISP4培养基和FTW培养基,分别从采自云南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的12种植物根瘤内分离得到60株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