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α-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作用机制,旨在进一步研究白内障的病因,为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1、以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 CS)作为靶蛋白,先与盐酸胍孵育1h使之变性,再加入不同浓度的α-晶体蛋白(0nM、50nM、150nM、300nM),通过分光光度计(λ=360nm)检测6min内各组相对光散射值的变化情况。2、CS与盐酸胍孵育1h使之变性后,加入不同浓度的α-晶体蛋白(0nM、150nM、300nM、600nM),通过分光光度计(λ=412nm)检测2h内CS活性的变化情况。3、同时孵育CS、盐酸胍及不同浓度的α-晶体蛋白(0μM、1μM、2μM),通过分光光度计(λ=412nm)检测30min内各组残留CS的活性。4、在加入不同浓度α-晶体蛋白的同时加入3mM ATP,重复上述1~3步实验。5、将0.1mg/mlα-晶体蛋白与不同浓度的ATP(0mM、1mM、3mM、5mM)在37℃温育2h,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α-晶体蛋白在发射波长316~400nm范围内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1、随着α-晶体蛋白浓度的升高,相对光散射值明显减小,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