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RNA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和重要的遗传物质,是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保障。为了掌握盐渍化生境中植物的钙组分及RNA特征,本文对天津盐渍化生境中54种植物的钙组分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模拟地下水矿化度条件下铺设土壤钙积层的垂柳盆栽实验,测定分析了垂柳叶内钙组分及RNA含量,探讨了盐分胁迫下垂柳的钙组分及RNA的变化特征,并深入了解铺设土壤钙积层对垂柳抵抗盐分胁迫的影响。
1.对天津54种绿化植物钙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在盐渍化生境中,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4种生长型植物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逐渐减少而水溶性钙含量逐渐增多,草本植物体内水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乔木和灌木。可见,在盐渍化生境中,植物体内钙组分因生长型不同而不同,游离Ca2+和草酸钙分别在草本植物和落叶乔、灌木抵御盐分胁迫中有重要作用,且在越适应盐渍生境的乔木中,体内草酸钙含量越高。进一步对其中8种主要乔木树种生长季钙组分测定聚类结果表明,就总钙和水溶性钙而言,洋白蜡、洋槐、龙爪槐和法国梧桐为一类,合欢和榆树为一类;就醋酸溶性钙而言,构树和榆树均独门别类,其他6种为一类;就盐酸溶性钙而言,洋白蜡和榆树均独门别类,法国梧桐和合欢为一类,洋槐和龙爪槐为一类,构树和黄金树为一类。榆树由于钙组分明显不同于其他7种乔木,这可能是其生态幅较广的原因之一。
2.模拟地下水矿化度、土壤底部和上部钙积层厚度的垂柳盆栽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矿化度对垂柳钙组分含量的影响最大,底部和上部钙积层的影响较小。随矿化度的升高,水溶性钙、醋酸溶性钙先增加后降低,盐酸溶性钙有降低的趋势;随底部钙积层的加厚,水溶性钙先增加后降低,醋酸溶性钙降低,盐酸溶性钙稍下降、受影响微弱:随上部钙积层的加厚,水溶性钙逐渐降低,醋盐酸溶性钙先降低后增加,盐酸溶性钙有增加趋势。在生长季内,盐酸溶性钙受钙积层厚度影响较明显,初期含量较高后保持较低水平,且钙积层厚度越大其含量越低。可见,在10 g/L的矿化度范围内,有利于生理活性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积累以抵御盐分胁迫,同时,在生长季内盐酸溶性钙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土壤底部和上部钙积层对盐分胁迫有缓解作用。
3.在模拟地下水矿化度、土壤底部和上部钙积层厚度的垂柳盆栽正交实验中,测定三因素在三个水平下垂柳叶RNA含量。结果表明,RNA受底部钙积层厚度的影响最大,株重RGR受矿化度的影响最大。随矿化度的增大,RNA、株重RGR先增加后降低,株重RGR降低程度较弱;随底部钙积层加厚,RNA先降低后增加,株重RGR逐渐增加;随上部钙积层的加厚,RNA仅有小幅增加,株重RGR先增加后下降。可见,盐渍化生境中垂柳RNA含量与株重RGR的变化不完全一致性,而是与植物所遭受的盐分胁迫程度有关,一定程度的盐分胁迫会使RNA含量增加,但胁迫过高则降低RNA含量,即RNA含量可指示盐分胁迫程度。土壤底部钙积层的存在降低了盐渍土壤中植物体RNA含量,提高了生长率,减缓盐分的胁迫影响,而上部钙积层对垂柳的缓解作用较小。
综上所述,盐渍化下植物体内的钙特征是适应胁迫环境的结果,生理活性钙和盐酸溶性钙含量迥异是不同植物对逆境的不同生理适应机制。土壤钙积层的存在可改变植物体内钙组分、RNA含量,调节钙组分、RNA特征,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本研究揭示了盐渍生境中植物的钙组分特征,对滨海盐碱化地区的造林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