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作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实力都有跨越式发展,其产业链长,投资拉动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但钢铁行业长期以来追求“速度规模型”粗放式发展,导致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矛盾。伴随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经济增速放缓对钢铁产业更是带来了巨大冲击,行业恶性竞争加剧、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愈加凸显。许多钢铁企业在内外交困的境况下经营不断恶化,逐步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与此同时,2014年专家指出钢铁行业已进入全面亏损,因此针对钢铁行业脱困路径研究迫在眉睫。2015年,我国提出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要任务帮助钢铁企业脱困发展。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结构性调整的政策效果在钢铁行业逐步凸显,一些钢铁企业绩效得到明显改善,八一钢铁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本。本文以改革重点行业的典型财务困境公司八一钢铁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梳理研究思路,其次阐述财务困境及脱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介绍案例企业的财务困境现状,并对陷入财务困境原因剖析,接着对八一钢铁在改革大背景下采取一系列脱困举措进行深入解读和评价,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八一钢铁作为新疆唯一的上市钢铁企业,由于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被迫“披星戴帽”,走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本文尝试在结合政策背景、行业特征、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八一钢铁脱困路径研究得出:(1)八一钢铁陷入困境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量价齐跌;另一方面企业存在产销不平衡、产品结构不合理、成本费用管控无力、投融资期限错配等问题。(2)八一钢铁在改革大背景下积极响应任务要求:通过化解低效产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开展债务重组、争取政府补贴缓解资金压力;管控成本高压点,实现降本增效;消化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加大研发投资、提升供给质量,多措并举以摆脱困境。(3)八一钢铁采取的一系列可持续与非可持续脱困路径组合方案使企业于2016年扭亏为盈,成功摘帽。进一步从财务状况、核心竞争力方面对八一钢铁脱困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破产风险大大降低,真实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正在逐步完成“实质性”的脱困,说明八一钢铁选择的脱困路径正确有效。最后,针对八一钢铁改革现状提出建议,公司应拓宽筹资渠道,适度发展非钢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等,“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需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产能过剩企业走出财务困境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供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