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选是一名南宋遗民画家,他的青绿山水作品有着典型的复古特色。而同样是钱选作品的《浮玉山居图》却与那些复古山水截然不同,“七分用墨,三分设色”,基本以墨色渲染为主,且装饰意味浓厚。于后世看来,颇具晋唐风貌,同样被堪称是复古的典范。因此本文正是基于钱选画中“复古”这一特点,以《浮玉山居图》为研究对象。从钱选本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本卷的创作时间出发,通过对《浮玉山居图》的笔法、图式、意趣等诸多细节的具体解读,探寻《浮玉山居图》中存在的“复古”踪迹,并将这些踪迹分别与顾恺之、王维、董源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推论出此图中,钱选学习了顾恺之画中的构图与塑造方法,借鉴了王维绘画的“辋川”母体和段落式山水布局,并融汇董源笔法的皴擦技巧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而同两宋山水的比对后,我们发现钱选的这种复古又绝非是完全跳脱两宋而直追古代,实为有根可寻。最后同与钱选同时代的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的比较,我们能发现《浮玉山居图》图像中所传递出的钱选的复古理念更加清晰。钱选更多注重的是图式、视觉上的复古效果,而同样持有复古观念的赵孟頫来说,着眼的则是更加深层次的,观念意识上的复古。这也就是钱选的影响不及赵孟頫的主要原因之一了。在钱选的《浮玉山居图》研究过后,我们对于钱选本人及其绘画的“复古”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从中领会到钱选绘画在画史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