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矩形毛坯最优三块排样方式的精确算法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矩形毛坯优化排样问题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以及皮革制造业等行业。随着制造行业市场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有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矩形毛坯优化下料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简化切割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对矩形毛坯优化排样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矩形毛坯无约束两维剪切问题通常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长和宽给定的板材上,尽可能多地排放所需要的矩形毛坯,从而使得所消耗的板材尽可能地少,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它属于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己被证明是NP完全问题,即由于存在计算上的复杂性,在一定时间内求其精确全局最优解相当困难。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提出了许多算法。通常可以采用精确算法和提示算法解决此问题,精确算法只能用于解决规模较小的排样问题,实践中的排样问题,一般属于中大规模,常采用提示算法求解。与矩形毛坯无约束两维剪切问题紧密相关的矩形毛坯优化排样问题通常是指在满足对毛坯需求量的前提下,使得板材利用率最高,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料,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通常采用线性规划求解矩形毛坯优化排样问题。线性规划是通过反复迭代求解,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都需要调用矩形毛坯无约束排样算法,生成一个排样方式。按是否允许在同一张板材中排入多种尺寸的毛坯,把相应的排样方式称为单一排样方式或套裁排样方式。和单一排样相比,套裁排样虽然切割工艺比较复杂,但能明显提高材料利用率。本文研究的是矩形毛坯套裁排样问题。矩形毛坯优化排样问题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一方面要考虑到板材的利用率,由于国内的许多企业仍处于手工下料阶段,下料利用率较低,造成原材料的浪费,提高板材利用率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效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生产时的下料效率,生产中常采用剪冲下料工艺分两阶段将金属板材分割成毛坯,第一阶段称为剪切阶段,用平剪床将板材切成条带,第二阶段称为冲裁阶段,用冲床从条带上分离出毛坯,为了提高下料效率,在设计排样算法时,通常在保证利用率的前提下,要求生成的排样方式中所含的毛坯种类数尽可能的少,以便提高下料利用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采用了三块排样方式生成算法,它基于背包问题和动态规划算法,可以生成无约束排样方式-最优三块排样方式,这种排样方式是用两条成T形的剪切线将板材分成三个矩形区域,每个区域中包含一个由同尺寸毛坯组成的均质块。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解的分析,采用三种策略缩小解的搜索范围,以缩短求解时间。本文把三块排样方式生成算法和线性规划结合后的算法称为三块排样方案生成算法,它可以生成最优三块排样方案,用于解决大规模的矩形毛坯排样问题。在具体求解过程中,本文采用单纯形法迭代求解线性规划,在每次迭代循环中,都调用最优三块排样方式生成算法,根据当前的毛坯单价,生成一个排样方式。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得出最优三块排样方案。采用文献中报道的基准排样例题和生产实例对本文的算法进行实验。对文献中例题的计算结果表明,与经典二阶段排样方式相比,三块排样方式生成算法生成的最优三块排样方式在板材利用率和简化切割工艺两个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与典型排样算法(二阶段、T形、两段、三阶段排样算法)相比,三块排样方案生成算法在解决大规模矩形毛坯排样问题时,虽然板材利用率稍低,但生成的最优三块排样方案简单,每种排样方式中的毛坯种数最多不超过三种,能够简化切割工艺。对生产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三块排样方案生成算法的计算时间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生成的最优三块排样方案的板材利用率较高,排样方式较简单,能够简化切割工艺。因此,三块排样方案生成算法在生产实践中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算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软件体系结构逐渐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大型软件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人们逐渐认识到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好的软件体系结构是决定一个
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日新月异,现代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替代,互联网可以用在医疗,教育,商业甚至是国防领域。有了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利用因特网,将
公钥基础设施(PKI)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安全平台,而其信任模型的确定是实施PKI系统的关键开始步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信任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多级信任模型——多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复杂性提高,各种应用也越来越
GML是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制定的、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编码规范,它中立于任何厂商、任何平台,为地理信息包括地理要素的空间与非空间特性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不得低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这会导致海量的采样数据,也给信号处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前进,造成了各种各样应用系统共存的现状因为历史的原因,应用系统当初只是被用来解决专门的业务问题,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系统扩展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P2P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在P2P网络环境下引入电子商务,可以避免单点失效问题,节约成本,增加商务活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商务活动中的风险性和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Internet技术的长足发展导致大量图像的出现,如何有效地、快速地从大规模的图像数据库中检索出需要的图像是目前一个相当重要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
目录服务是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一,很多网络服务如PKI系统、下一代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等都需要目录服务来发布和检索目录信息。目录服务通过命名、描述和指定一个企业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