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省不同区域和级别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现状、比较分析其运行管理效率,为优化机构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及政府制定妇幼机构建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7年至2016年广东省114家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和运营情况年度监测数据,采用文献计量筛选投入产出指标,使用DEA-Malmquist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效率,计算不同区域和级别妇幼保健机构的效率现状及总体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不同妇幼保健机构的效率结果。结果1.通过筛选指标以产出为导向最终纳入3个投入指标:总支出、卫生技术人员、固定资产;5个产出指标:出院人次、手术人次、总收入、门急诊人次、下基层总天数。2.经过剔除缺失值后有114家(82.01%,114/139)妇幼保健机构纳入DE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69家机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平均值1.028),占60.53%,;45家(39.47%)保健机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平均值0.973),其中一半机构全要素生产率上升(36/69)及三分之一机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15/45)是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2007-2016年广东省114家妇幼保健机构全要素生产率中没有1家机构可以保持10年效率持续上升。跨期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十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1.006,增加0.6%。其中:效率变化为0.998,效率降低0.2%;技术变化为1.008,增长0.8%;规模效率为1.003,增加了0.3%;纯技术效率为0.995,下降了0.5%,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交替上升而后下降浮动模式,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一致,跨期结果表明其全要素生产率由技术变化导致。3.21个地市妇幼保健机构效率比较显示,全要素生产率最高的是深圳市,为1.045,最低是清远市为0.962。21个地市中有14个地市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平均值1.019),7个地市为递减(平均值0.986),分别是清远市、湛江市、汕尾市、河源市、汕头市、江门市、云浮市。其中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14个地市中有6个地市是由于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另有7个地市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归功于技术变化的进步;而下降的7个地市中有3个地市衰退原因是由于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作用。4.不同区域妇幼保健机构效率比较显示,珠三角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得分最高,为1.021,提高原因是技术变化的作用;其次是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为1.010,最低是西翼和山区地区均为0.991,效率上升及下降均由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珠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保健院有39家(占76.47%,平均值1.032),降低的有12家(占23.53%,平均值0.984),粤北山区16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48.48%,平均值1.021),17家降低(51.52%,平均值0.962);西翼地区有7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6.84%,平均值1.024),降低的12家(63.16%,平均值0.972);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7家(63.64%,平均值1.026),降低的4家(36.36%,平均值0.982)。5.不同等级妇幼保健机构效率比较显示,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及下降主要由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促成。其中三级保健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1.026),未评等级的保健机构最低(0.993)。平均效率高低:三级(1.026,16/114)>一级(1.010,12/114)>二级(1.009,48/114)>未评(0.993,38/114),甲等(1.021,47/114)>乙等(1.002,5/114)>未评(0.995,62/114)。结论2007-2016年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运行情况保持逐年增长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妇幼保健机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主要受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共同作用;不同区域和等级的妇幼保健机构效率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和较高等级的机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要结合效率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对山区和西翼区域及未评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应多注重纯技术变化带来的效率变化问题,应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及公共卫生投入的管理,同时控制规模避免过度投入扩张。
其他文献
针对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LFT)注塑过程中需要抑制玻纤折损和促进玻纤分散,以保证玻纤增强效果和制品力学性能的需要,首先比较螺杆构型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PP)
从“合力论”的角度看,秦末农民战争是在生产力、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和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由社会内部诸力量、集团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舍力,并通过阶级斗争、军事斗
针对免喷涂金属质感改性塑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存在的熔接线及流痕问题,从模具与制件结构的角度对免喷涂金属质感改性塑料表观缺陷进行了优化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制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