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则天”思想——以唐宋时期为考察核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012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则天”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项基本的原则,其产生的基础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天”的丰富内涵,各代的学者都有对“天”的系统阐述,这就为“则天”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古代帝王以“天”作为统治人民的权威来源,具体到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就是以“天”为基本准则,来设计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法律施行过程中的顺应天时。 本文在对“天”的内涵进行梳理过程中,将“天”定为三义,即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与伦理道德之天,以天为准则也在这三层意义上加义阐述。以唐宋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为主要的考察时期,具体分析“则天”思想对这一时期整个法律制度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对“则天”思想所作的批判。本文最后认为“则天”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存在是帝王治世的需要而产生,在肯定其在历史上的某些积极作用的同时,显然其负面作用是主要的。正是这一“则天”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体现了其独特的一面。
其他文献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社会转型,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整体性的、结构性的转变和发展。社会结构激烈地震荡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刑罚轻缓化发展,罚金刑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罚金刑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然而,有关罚金刑的立法和司法适用仍然是刑罚理论中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罚
传统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宗族主义的社会。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理学的传播和“宗法”实践的庶民化,使得明清时代宗族制度渐臻完备。而研究这种庶民化宗族无疑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