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以常规针刺组为对照,观察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照常规针刺组。从而客观的评价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丰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手法。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穴:主穴:环跳、大肠俞、腰夹脊配穴:委中、太溪、昆仑。对照组穴位同上。治疗组采用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委中、太溪,必须患者有触电样的针感2~3次为刺激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平补平泻手法,不需有触电样针感,只需有针感即可。两组针刺治疗后,均采用推拿手法理筋整复。两组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对两组患者采用JOA评分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运动功能恢复及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客观的对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JOA下腰痛评分量表: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JOA下腰痛评分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积分较对照组的JOA量表的评分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障碍指数积分较对照组积分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和下肢疼痛、麻木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3.针刺手法、刺激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显著的影响。